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姥鲛烷/植烷(Pr/Ph)比值的意义

(2012-03-09 17:11:46)
标签:

生物标志物

沉积环境

杂谈

分类: 文献摘译

Pr/Ph用于氧化-还原沉积环境的识别,不是专属性很强的指标。该比值同时受沉积环境、有机质来源及成熟度的影响。一般认为该比值介于0.8~3.0之间时,没有明确的意义,不宜直接使用。一般的,高等植物来源的沥青煤和石油的Pr/Ph比值比较高(5~10),而海相原油和沉积物的Pr/Ph比值较小(<1~3)。不仅如此,从褐煤演化到沥青煤,Pr/Ph1~2增大到4~10;在生油门限,姥鲛烷的生成量会明显增加。因此,Pr/Ph仅用于指示成熟样品的古沉积氧化还原环境的识别,如果该指标大于3或小于0.8的话。高Pr/Ph比(≥3)是指示陆相有机质输入的可靠指标,反映这些有机质在沉积之前或沉积期间遭受氧化作用。极低的Pr/Ph比(如小于0.8)一般反映还原环境,通常是超盐环境或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的特征。超盐环境下,Pr/Ph比值取决于盐度变化对嗜盐菌产生的效应。

 

references:

 ten Haven H L, de Leeuw J W, Rullkötter J, et al. Restricted utility of the pristane/phytane ratio as a palaeoenvironmental indicator [J]. Nature, 1987, 330(6149): 641-64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