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洱茶

(2006-10-20 19:52:43)
普洱是云南省南部的一个县,是茶叶的加工集散地;普洱茶产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自治州和澜沧江沿岸各县,多经普洱运销各地,普洱茶即因此而得名。早在古代茶古道那一段历史中,普洱茶就担任普洱茶属绿茶类,有散茶和紧茶两种,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茶的鲜叶作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后茶则是经过蒸软或炒软后的散茶,再装入模型内压制成各种陀茶、饼茶、方茶、砖茶等,有史以来久负盛名。《红楼梦》放的“女儿茶”就是普洱茶中的一种。据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说中写道:“小而园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圆茶也。” 

何谓“七子饼茶”?普洱茶中大而圆的饼茶,以七饼装成一筒,俗称 “七子饼茶”,其汤色黄而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爽口而著称。 

普洱茶含量多酚丰富,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解渴、除烦去腻、明目、清心、暖胃、提神、消食、散寒、解毒等作用,对人体十分有益。
 
普洱茶分生熟,各有短长 
普洱茶的制作工序大体是:鲜采茶叶经杀青、掇捻、干燥后,即成毛青(滇青),此时的茶韵浓烈霸道,一般人是喝不惯的。随着毛青茶的加工不同,普洱茶自此分为生茶、熟茶两大系(也有互相拼配的半生熟茶),一般将生茶归属于“绿茶”,熟茶归属于“黑茶”。 

[生茶]是指毛茶不经过“渥堆”而完全依*自然转化而成,这是历史上的传统制法,。生茶自然转熟的进程相当缓慢,视保存环境条件,至少需要近十年以上,时间越长,茶体内的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和非酶性氧化越完全,其陈香益发醇和稳健,但韵致活泼生动,这种活力即为茶人所称道的[茶气]。 

[熟茶]是指毛茶经过“渥堆”这项工序,通过湿熟作用以人工方式速成发酵,促进多酚类化合物非酶性自动氧化,转化茶叶内含物质,减除苦涩味,使滋味变醇,消除青臭气,缩短其陈化阶段,可提早饮用。这是1973年起昆明茶厂首先借鉴黑茶工艺,而发展出的技术,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对“渥堆”的相关研究,在1985年还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要说明的是,有的人对“渥堆”有所误解,还把“渥堆”和“湿仓”划上等号,事实是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湿仓”是指投机者将年份比较新的普洱茶成品,陈置于湿度甚高的环境,利用高湿度(或泼水)促使茶品发霉,以改变茶体,使外观上可伪充陈年茶,这种不健康的湿仓茶,是禁不起高温冲泡下的品鉴考验的。 
 
茶的鉴别,又称“茶叶审评”,即评审茶叶的质量、等级,从而确定茶叶的价格。所以,在茶叶流通中茶叶审评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专业人士必备的基本技能。从非专业的角度说,我们对茶叶的鉴别,既缺少检测仪器、又缺少专业知识,只能凭借经验、感官进行鉴别。就如何进行非专业式的茶叶鉴别,本人作一点经验之谈,希望得到行家指教。

  一、测含水量 

  感官审评茶叶水分要靠丰富的经验。抓一把茶叶在手中,稍用力握紧,感觉茶叶刺手,且能听到茶叶折断的脆声,用手指能捻成碎末,为干茶,否则含水量偏高。根据手感的微妙差别,经验丰富的茶师能准确判断出茶叶含水量。

  二、察外形 

  外形要从茶叶的色泽、形状、整碎、净度四个方面检验。把茶叶放到茶盘中,两手托平,紧握对角,平面回旋筛动十余转后,盘中的茶叶就会按轻重、大小分层次集中于盘内。体形大、身骨轻的茶叶浮于上面,叫“面张茶”;细紧重实的集在中间,称为“中段茶”;细碎的沉于盘底,叫做“下段茶”。用手抓起面张茶,看粗细、色泽和净杂程度;再看中段茶的细紧、嫩度和重实程度,嫩度是看芽量和叶质老嫩程度,以毫芽多、叶质嫩为好;再看下段茶的碎末含量。“中段茶”多属嫩芽,以细、紧、重、实为好;“面张茶”因粗糙、叶质老、身骨轻而次;“下段茶”多属碎末、老梗、沙石之类的杂质。所以,“中段茶”所占比例越大,茶质越好。综合上、中、下段茶的比例,就可以评定出茶叶外形的等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千万别忘了抓一把茶叶,对着强光看看有无白色毫毛。没有毫毛,说明这些茶叶是泡喝过的废茶,毫毛少,说明这些茶叶加工时搓揉过度,或是阴干后又暴晒干燥的;毫毛匀均者,必是上等佳品。

  沱茶的鉴别则还需注意:条形茶以紧直,重实为好;松散、钩曲、轻飘为次;圆形茶以圆而紧为好,松散多块为差;扁形茶以扁平挺直光滑为好,松糙短纯为差。

  三、内质 

  茶叶内质的检验,主要是:闻其香、品其味、观其色、察看叶底。

  具体方法是:取一撮茶叶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盖上杯盖。绿茶用80℃开水冲泡、红茶用100℃开水冲泡。5分钟后微揭盖子,先嗅杯中香气,再看碗中汤色,然后品尝茶汤滋味,最后把杯中茶叶倒入掌中,观察叶底嫩度、色泽和匀度,以判定内质各因子的优劣。闻香时要先热嗅,后再冷嗅,集中精力辨别香气的高低、强弱、香型是否正常,有无烟、焦、霉、馊或其他异味;品味是品其茶汤的滋味,茶汤入口后,用浅啜的方式使茶汤反复冲击舌头味觉神经,让舌面细胞仔细品味茶味的浓淡、香醇、甘甜或苦涩等。普洱茶的鉴别还需冲泡三至五遍观察茶叶耐泡程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茶能养生
后一篇:123asd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