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游(二)----杭州.西湖.孤山

(2012-12-13 10:24:20)
标签:

杂谈

西湖去过几次,但这一次,是在看了十集纪录片《西湖》之后。

西湖有十大景观,春天有苏提春晓,夏天有曲院风荷,秋天有平湖秋月,冬天有断桥残雪。

这是冬天的曲院风荷,枯荷也很有味道。

http://s3/mw690/565acd9atd0b10e104842&690

http://s5/mw690/565acd9atd0b10e6a8b64&690

西湖中有一岛。岛上有孤山。走在去孤山的路上。

http://s12/mw690/565acd9at7b44e90e9e6b&690

http://s6/mw690/565acd9atd0b11b659f55&690

 

孤山的第一站,是俞楼。俞楼的主人是俞樾。

俞樾曾任清朝翰林院的编修,学问了得。后来在西湖边的诂经精舍做山长,章太炎、吴昌硕曾是他的学生。他的曾孙是俞平伯。

俞樾又叫俞曲园,这个俞曲园纪念馆是他的朋友和弟子们1878年为他兴建的。
http://s1/mw690/565acd9atd0b123df1b40&690

据说俞樾86岁临终前神志清楚,写了十首《离别诗》,把身前的事一一料理妥当。修养和境界可见一般。
http://s16/mw690/565acd9atd0b18e6268bf&690

http://s8/mw690/565acd9atd0b18e80a987&690


孤山的第二站,西冷印社。

http://s1/mw690/565acd9atd0b19ad74ab0&690

http://s5/mw690/565acd9atd0b19b23e114&690

http://s4/mw690/565acd9atd0b19b9ee573&690

一百多年前的1904年,杭州的吴隐、丁仁、王褆等几个立志于印学的志同道合的年轻人,集资在孤山组建了西泠印社;十年后,又请来当时最负名望的上海的吴昌硕担任第一任社长。一百多年的时光,西冷印社的社长只有六个,包括沙孟海、赵朴初、启功;而学员,也仅仅四百多位。

西泠印社虽然不大,但一步一典故,在这里细细的看,可以看一天。

http://s2/mw690/565acd9atd0b21a3599e1&690

这是“印泉”:

http://s13/mw690/565acd9atd0b1a8ab7f0c&690

这是“仰贤楼”和“题襟馆”:

http://s10/mw690/565acd9atd0b228e6d959&690

http://s6/mw690/565acd9atd0b1a9820df5&690
从题襟馆往下看西湖:

http://s4/mw690/565acd9atd0b215dc5ec3&690
碑上的字,实在难念全:

http://s6/mw690/565acd9atd0b2216e1a75&690

 

http://s10/mw690/565acd9atd0b221b85a49&690

 

走下西冷印社的台阶,看见几个字:以文会友。这大概就是西泠印社的宗旨:http://s9/mw690/565acd9atd0b1a9ed0eb8&690

西泠印社的旁边,有中国印学博物馆。馆里有介绍篆刻史上的“西冷八家”、邓石如、吴熙载、吴昌硕等大家的印风介绍。http://s4/mw690/565acd9atd0b1ce4e9903&690

再往前走,来到西湖博物馆门口。1929年,浙江省主席张静江曾在这里举办“第一届西湖博览会”,万人空巷,盛况不亚于当今的上海国际博览会。

http://s9/mw690/565acd9at7b4504b80a28&690

 

再往前,来到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当年,蔡元培提倡“美育”,让留法归来的年轻的林风眠创办“国立艺术院”。
http://s1/mw690/565acd9at7b4504c30010&690 这就是蔡元培和林风眠的塑像,为美籍华人所立。后面的房子是西湖美术馆,也是当年国立艺术院的院址。
http://s16/mw690/565acd9atd0b2300ef34f&690

 

漫步孤山,也会遭遇一些不太熟悉的人。比如这位日本江户时代的学者尾滕二洲。尾滕二洲研究朱子,崇拜林逋。林逋也叫林和靖,他的墓就在这里。他一生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写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绝句。

 

尾滕二洲写下梅花五言古诗,向林逋致敬:

 

此花花中选,人能俦汝谁;一从孤山逝,风情独自知。吾爱其清高,而未能相遇;早晚解尘绊,就汝野水湄。http://s4/mw690/565acd9atd0b23ef485e3&690

另,有冯小青的墓。当年这个有才有貌的少妇,在看完汤显祖的《牡丹亭》后,写下“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伤心岂独是小青”的佳句。因为《牡丹亭》,人们记住了她的名字;她身前寂寞,死后仍静静地呆在孤山一角,很少有人留意这个角落。

http://s6/mw690/565acd9atd0b23f885075&690

http://s12/mw690/565acd9atd0b23f3b5d4b&690

 

而从冯小青墓的不远处眺望,能看到西冷桥头那六个角的“慕才亭”。那是苏小小的墓。比起冯小青来,苏小小要灿烂得多了:多少文人墨客来到西湖,都是要来看看她的;为她写的诗句也不可计数。

http://s4/mw690/565acd9atd0b279d256a3&690

http://s1/mw690/565acd9atd0b2400e3300&690

 

西湖,孤山,黄昏:
http://s11/mw690/565acd9atd0b26f9f74ba&690

http://s15/mw690/565acd9atd0b283b8a2ee&690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只不过,现在的节目,换了每晚在这里上演的《西湖印象》:
http://s2/mw690/565acd9atd0b28431f8b1&690

http://s10/mw690/565acd9atd0b284cb1d69&690

只有这静静的残荷,像乐谱。。。

http://s9/mw690/565acd9atd0b283f70448&690

 

像音符。。。http://s11/mw690/565acd9atd0b28480b0ca&690
有待你细细聆听,西湖孤山无尽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