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学研究人的价值观

(2006-04-16 17:22:59)

心理学研究人的价值观

心理学研究人的价值观,是要了解活生生的人的心理规律和机制。用价值观来区分好坏标准并形成指导人的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价值观往往容易被看作仅属于认知的范畴,其实,它通常是充满着情感和意志的。价值观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是浸透于整个个性之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一种内心尺度。人不仅能认识世界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而且,还知道应该做什么、要什么和选择什么,发现事物对自己的意义、设计自己,确定并实现奋斗目标。这些都是由每个人的价值观所支配的。
   
按照心理学的研究,价值观具有下列主要特征:

A)主观性   人们区分好与坏的标准,包括区分得失、荣辱、成败、福祸、善恶的标准,都可以称为价值观,是根据个人自己内心的尺度来进行评价的。虽然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但个人对客体意义的认识,对其好坏的评价却决取于主体自身的需要。

B)选择性  个人的价值观是人出生后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萌发和形成的。儿童时期是模仿和吸取父母和亲近的人的言行而形成的,这时候的所谓“价值观”是照搬成人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感性形式。因此,儿童期只能是价值感,还不是价值观。只有到了青年期随着自我意识的成熟,人才开始主观地、有意识地选择符合自己的评价标准,才形成个人特有的价值观。

C)稳定性   个人的价值观形成之后往往不易改变,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并在人的兴趣、愿望、目标、理想、信念和行为上表现出来。

D)社会历史性    处于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里的人们的价值观是不同的。
   
价值观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倾向系统。可以根据各种不同的标准对价值观进行分类。施普兰格(ESpranger18821963)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把人的价值观区分为经济价值观、理论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雷塞尔(Rescher1969)根据自我—他人维度把价值观区分为自我取向价值观和他人取向价值观;罗克奇(Rokeach1973)根据工具—目标维度把价值观区分为工具性价值观和终极性价值观;等等,从价值观的表现形式来看,兴趣、信念、理想等都可以说是价值观的表现形式。

因为主持人是公众人物,又有电视台的权威影响,所以,主持人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受众带来直接的观念带动,主持人的兴趣、信念、审美、理想等都以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影响着受众。这也是优秀的主持人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