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论语》——“尧曰篇第二十”小结

(2014-11-07 13:42:21)
标签:

论语

分类: 论语

尧曰篇第二十

本篇共三章。首章记叙尧舜禹商汤及周武王治理天下的重要言论,并进而提出了当今治政的基本原则。次章记叙孔子于子张关于治政的对话,中心内容是如何治理教化人民的问题,末章为孔子知命立身之论。

 

本篇出场的学生:

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

(本想通过不断地重复,能够记住这些名字;可是,到了儿,重复了这么多遍,还是记不住,有点儿难过。)

 

本篇出现的成语 

【惠而不费】“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源出《尚书》。)(20.2)

【望而生畏】“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20.2)

【不教而杀】【不教而诛】“不教而杀谓之虐。”(20.2)

 

花了将近4个月的时间,听着傅佩荣老师的《论语三百讲》,对照中华书局出版的《论语、大学、中庸》(陈晓芬译注),粗粗地学了一遍《论语》,总算知道这部经典究竟说了些什么。不过究竟是走马观花,停留在表面的了解而已。傅佩荣老师的讲解,让学习变得相对容易,也避免了自学的枯燥无味,他平和的台湾腔国语,旁征博引的举例,为课程增添了生动有趣的效果。他在课程最后所作的总结,对理解《论语》和儒家思想也有很好的帮助。

 

傅佩荣老师的结语:走向理想人生

 

孔子思想的特色

一、温和的理性主义

二、深刻的人道情怀

三、乐观的人生理想

 

儒家三点外在的特色

一、尊重传统——代表过去

二、重视教育——代表未来

三、关怀社会——代表现在

 

儒家的内在主张

一、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君子

二、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君子

三、一个人成为君子的时候,一定会影响相关的人也成为君子

 

早些时,常听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一直让我误解,认为《论语》只是一部教人如何在仕途飞黄腾达的经典,心里便对它有些排斥。直到后来,听了一些国语课,学了一些片段之后,才产生了要读一读这部经典的愿望。

而今粗读了一遍《论语》,对孔子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变。原来他并不是神一样高不可攀的人物,而是有血有肉,有快乐、有苦恼,还偶尔幽默一下的,和蔼可亲的,而其思想成就却堪比日月的伟大老师。他一生带领着自己的弟子在追求”仁“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目的只有一个,通过培养建立人与自己、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让社会变得更和谐,人们生活更美好。当然书中有些章节,因为时过境迁,已与我们的生活相去甚远,不合时宜,不要紧,“择其善者而从之”便受益无穷。

傅佩荣老师介绍说,《论语》百读不厌,常读常新,有很多人,一年读一遍,甚至每月读一遍《论语》,我想,虽然也许我做不到每次通读,但我一定会重温那些我喜欢的章节,希望也会不断有新的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