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名言录之杂篇第十篇——《列御寇》
(2014-04-30 11:50:07)《庄子·杂篇·列御寇(第十篇)》
译者方勇《题解》摘抄:
王夫之说:“此篇之旨,大率以內解为主,以葆光不外炫为实,以去明而养神为要、”这一归纳大致是符合事实的。因为本篇内容虽然驳杂不纯,但多数章节却正有像王氏所说的思想倾向。如文中批评列御寇光仪外发、郑人缓居功自炫,赞扬正考父虚己敛光、庄子却聘葆真等等,都无不说明了这一点。
134.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列御寇》
译文:有技巧的人不免辛劳,有智慧的人常要忧虑,只有悟道的圣人无所希求,吃饱了饭随处遨游,像无缚系的船一样飘浮不定,这才是心境虚无而自由遨游的人。”
135.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译文:所以君子待人,就要让他到远处做事来观察他是否忠诚,让他到近处做事来观察他是否恭敬,给他烦杂的任务来观察他的才能,突然向他提出问题来观察他的智慧,给他一个期限紧迫的任务观察他的信用,把钱财委托给他来观察的仁德,告诉他处境危险来观察他的操守,使他喝醉酒来观察他的仪态,让他混杂相处来观察他的色态。上述九种表现一一证验,不好的人就被发现了。
136.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译文:庄子快要死的时候,弟子们打算为他厚葬。庄子说:“我把天地当作棺椁,把日月当作双璧,把星辰当作珠玑,把万物当作送葬品。我陪葬品难道还不齐备吗?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弟子说:“我们恐怕乌鸦和老鹰吃掉先生的遗体。”庄子说:“遗体放在地面上会被乌鸦和老鹰吃掉,埋在地下将会被蝼蛄和蚂蚁吃掉,夺了乌鸦老鹰的食物再交给蝼蛄蚂蚁,为什么要如此偏心!”
一点感悟:
“135”此处引用的孔子识人之术未免有点儿损,且做人有如此心机,也太累了吧。难怪整部《庄子》多篇出现批孔子的理论。
“136”与《外篇第十一篇·至乐》中”庄子妻死“后的“箕踞鼓盆而歌”,均描述了庄子对待死那种超然洒脱的态度,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