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的,先保存起来再说
(2011-07-02 10:25:03)
标签:
杂谈 |
分类: 分享发现 |
原题:高宏答陈嘉堡问佛
原址:http://lover.renren.com/note/600263024/734429209?ref=love_module
高宏以未验佛学之习,应心而答陈嘉堡问佛。
陈:现代人要以何种方法净化心灵来帮助自己?
高:既未开花,又如何教他结果。自然之事唯体而验之,方能感怀。人内心向善,却不知向善亦是示弱,只有当内心的虚弱感消失之时,心灵才会真正纯净而强大。虚弱感的消失,体现在宽容恶与伤。只是人们向善,虽同样属恶,但我并不嫌恶,因同样是成长之验。
陈:现代人因越来越趋向科学的理性化,慢慢的已经不太信奉宗教了,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唤醒人心呢?
高:唤醒人心依靠宗教么?唤醒人心的,永远只是当事者自己的觉悟。不管是“科学的理性化”抑或“宗教”,其实都是信仰的范畴。然而信仰是偏狭的。信仰意味着取舍和放弃。一颗觉醒的心是没有分离感的,是开放的,他不会否定。否定是固执的,那又如何做到觉醒呢?
陈:是否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世间的宗教彼此不对立,然后可以互相尊重,看到彼此是一体的呢?
高:当人心彼此不对立、互相尊重、共为一体之时,亦即宗教消弭之时。但人是欲望的,欲望是信仰之基,信仰是宗教之基。人若能超离欲望,便是超离了肉体成佛,然而这一点,当下的人多是办不到的,如之前所说“既未开花”。人世的合理,是为觉悟(成佛)作道场,烦恼即道场。
陈:在这个时空里的修行有没有什么方便法呢?有没有也有有效压缩修行时间的方法?是否一定要累积所有前世今生的资粮才能得以成就成佛?或者就在今生就可以达成这样的状态呢?
高:成佛需要过程,但时机成熟,便是刹那的事。佛本无欲,而觅寻便法即是欲望的大大展现,故而实则是背道而驰的事——然又行欲是自然,是道场,是合理。当人不再计较得失时,便离成佛不远了。
陈:佛陀说的“神通”指的是什么?
高:觉悟。拥有觉醒之心、通透之觉。
陈:“恐惧”到底是什么?如何消除“恐惧”?
高:“恐惧”源于“不知”,是欲望谋划的盲目的自我保护。若非觉悟,人无以消除“恐惧”。人的努力,常常都是在信仰上作的文章,乃仅仅是掩盖了“恐惧”,使得它离开了最强烈的情绪的行列。倘若信仰动摇,“恐惧”是会重新泛滥的。面对“恐惧”时,不能只想着如何避免与消除,这一行为本身便是恐惧的衍生物;却只当心宁静下来,并能够渐渐明晰“恐惧”的时候,“恐惧”才会消除。
陈:对于现今人们离婚率升高及性泛滥的问题,能请您表达对与婚姻与性应有的真正态度?
高:婚姻与性如任何的存在,都是合理而美好的。结婚离婚抑或性的纯洁和泛滥,只是人们觉悟的不同程度体现。这些都是成长之路上的验证。若非苦,人们不知甜。我只看着众生,我不持态度,一切唯以祝福。
陈:如何让自己事业与工作更顺利、更美好?
高:顺应内心的真实并建树;正视矛盾,你没有办法在妥协中获得真正的成功。
陈:如何教育及培养自己的小孩?
高:宽容与成就(协助)。这就是父母所能提供的最好的爱。
陈:我们如果遇到“灵异现象”或“鬼魂”时,真的念佛号或六字大明咒等咒语就可以辟邪或驱赶它们而保护自己吗?
高:如一切伤害,只有你默许它有能力伤害你的时候,它才会伤害到你。念咒是为自己披上了信仰的保护伞,如上已述,那仅是掩盖了恐惧,却没有真正消除它。顺便一提,“伤害”的得逞,是因有“恐惧”。
陈:那念佛号真的就可以消业障吗?如果一个人刚刚去偷了别人的钱,他马上念佛号是否就可以消刚刚的业障?
高:宗教的信仰,介入了太多人的世俗欲念,这便不再纯净了。佛不忌惮业障。“恐惧业障”便是大大的业障。
陈:当时佛陀在说法时有所谓的咒语吗?为何现在的很多佛经里有那么多咒语?
高:佛验得正觉,是由静如止水之心。智慧的岸,从来都是纯净的。在佛看来,色即是空;在人看来,空也是色。
陈:对于有些通灵者自称“带天命”或者直接通灵到所谓“观世音”“济公”甚至是佛陀...,他们宣说的可以为人们灵疗、治病还示现所谓的神迹,这是真的吗?
高:大自在化万象。
陈:当时有些圣弟子像舍利弗、目犍连等为何能在静坐入定时与佛陀对谈,而且佛陀距离他们身边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他们却还可以听闻到佛陀说法,这是如何做到的?
高:任何人都能与佛对谈,是因为“佛能”;却不是获得相同的定论,是因为“人不能”。
陈:当今有许多大师像星云法师、证严法师、一行禅师、大宝法王、、、等,为何他们还无法成佛?为何这2500年来只有佛陀成就而已,然后这些年来为何没有佛愿意再来人间利益众生呢?
高:万象归一,佛陀成佛便是你我成佛。佛利众生,乃是致人皆终有一颗觉悟之心。恶乃大善。
陈:世上真的有所谓的“天堂”“极乐世界”“净土”的存在吗?他们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怎么存在的?又是谁创造的?
高:这些名相的存在,是念(心的创造)。其“实在”是佛之境,亦正觉之境。若人终得正觉而成佛,眼前无不“天堂”“极乐世界”“净土”。
陈:那么“地狱”呢?它又为何会存在?他又为何那么恐怖?为何又有那么多层级及地狱的众生?
高:同样是念。众苦皆为心与正觉的分离而诞出的名相。念,幻而不虚,是可验言。
陈:世上为何会有那么多神?真的有恶魔吗?神、佛、魔又怎么诞生的?
高:念生。佛觉至纯。这些名相的存在,是囿于人的“理解不能”。在人的理解里,神佛为乐是(正确),魔为苦否。但佛说皆为是(肯定)。
陈:既然您说“众生皆是佛”,那么先有佛还是先有众生呢?
高:无先无后。是“是”罢了。
陈:宇宙到底是什么?为何会形成?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高:宇宙是念的相(幻而不虚)。由欲成形,为了验。目的是明。
陈:宇宙会消失吗?消失之后变成什么呢?为何又会消失呢?
高:觉明之后,宇宙的相便消失了,还原了原本无相的实在。这不会是哪一天的事,这是从来都是的事。
陈:佛经里记载说,佛陀曾提到诸佛土及诸佛,那他们在哪里成佛的呢?地球上目前只有佛陀成佛吗?之前有吗?
高:佛从来都有,之前、先在、未来。佛觉为空(终一),分离的是众生。
陈:那代表地球之前有存在许多不同的文明咯?那又怎么消失的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高:同样的,各种文明皆为名相。它们但凡存在,便从来存在;有消失感是人的心念的偏狭与不能获知。
陈:物质世界的“实相”是什么?“宇宙的实相”又是什么?真正的实相是指什么?
高:是“能”,即无限可能的源与最终展现。本无论相态,是为色即是空的含义。
陈:西方很流行新时代思想,那些作者为何能够与所谓的“赛斯”“神”或“使者”交谈?它们又从何而来?为何要传达这些讯息?目的呢?
高:是经由人的成长“欲”实现,并由人的觉悟程度决定所获得的讯息的真实度。它们存在于任何地方(everywhere),也从来都在那个地方(all the time),由你的成长的欲望带领你找到它们,却并总是不那么完美地表达出它们。因为完美的时候,便是你成佛的时候——即默然的时候、容纳万象的时候。人有成长欲,是由于人对自己虚弱的认知。这是觉悟的最开始。
陈:为何人害怕面对自己的内心?如何协助一个人面对自己呢?
高:仍然是因为“不知”而诞出的恐惧,并由不羁的念诞出幻象而使恐惧进而扩大。若要协助人平静,必先协助者自己平静;若要人能爱,必先爱人。
陈:您能说明一下“我”是什么?如何了解“我”呢?
高:经由人的分离感而诞出的界分所谓“自身”与“外界”的名相,是一切冲突的开端与基础。但既然是人的世界,即是冲突的世界。
陈:对于西方宗教提到有关上帝用七天的时间创造这个宇宙的说法是真的吗?您的看法呢?
高:你觉得今天我跟你讲的这些又有多少是完全的实相呢?真理经由人的出示,便是免不了受人的短缺所限,没有哪个人能够说出全然的真理,即使《圣经》的作者是神,经由人的执笔,也是免不了偏差的。所以人间的宗教,必不是真神的代表,神佛的觉界,已然脱离了人世种种了。
陈:目前世上的“禅修”方法较多,哪一种比较好?哪一种比较正确?哪一种比较适合自己?要依循哪一种呢?
高:人大概无法避免苦难,每每面临,尊重内心的感受而应之,所得的每一次承受,哪怕表现得多么难堪,之于成长也是善的。人不一定总是能够看清楚这一点,或者即使被告之也未必理解,但这不是最要紧的。重要的是这些的发生,一切其实都那么井然有序。
陈:可否请您告诉我们,有没有较初步及简单的方法,让自己自修及自行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就是怎样让佛法简单化,然后运用在生活?
高:佛法从来都是简单的,唯顺其自然。成熟的修行者是不大会刻意回避冲突和混乱的,“回避”本身就是冲突和混乱。只是在我看来,不成熟者的刻意只是他们成长的暂时,我同样祝福他们。
陈:请问您,我们要利益众生前,需要注意什么?或准备什么吗?
高:利益众生是美好的愿望,但不是所有的这种愿望都会带来美好的结果。这取决于人们对爱的理解,也就是人觉悟的程度。有了这样的想法,去做吧,我不作取舍,无论如何,你都有收获。
陈:那如何才能够破除无明,去了解所有的智慧,也就是如何让自己证悟呢?
高:经验你自己,内心因此起伏波澜,观察这些波澜,从中获得。需要反复,直到清明——即欲望止息的时刻。
陈:您对时空的看法如何呢?
高:是念想,使人的觉察具化的名相。
陈:对了,刚刚向您提问到有关于新时代及各种宗教所称呼的神、赛斯、天界、真主等彼此只是名相不同,且来自于不同的空间与层次的精神体,那他们也会有轮回吗?
高:他们是他,是我,是你,是一,是任何人的最初与最终,是空。
陈:针对爱,你会如何解释呢?
高:爱是宽容与成就。宽容意味着没有否定(爱不是怜悯,怜悯是否定,爱不否定),这不是纵容,纵容是无能为力的表现。成就则是无私,是支持的最直接,你想要,便提供。佛的爱,是宽容和成就世间万象,不作取舍(let it be)。
陈:金刚经里佛陀曾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如何确定是佛的示现?而且是与佛对话?
高:因为佛“能”;但你因人的“不能”,所以佛无法于你全然呈现。这是你觉悟之路的必经,所以请不必消极。
陈:现在所流传的经典都真的是佛陀所说的吗?
高:是佛陀,也是你我,并众生的每一位撰写者的努力。
陈:怎样才能让人们相信我们对话的内容是来自佛陀的法教?
高:人们愿信,便信了。这永远只取决于他们,是缘。
陈:您对于现在学佛的人及佛教徒有何建议呢?
高:请便。(这同时也是我对所有人说的)
陈:佛对于现今人类、国家、种族彼此间的互动有何看法?
高:顺其自然。
陈:对于现代人类的教育有何建议呢?
高:宽容与成就(协助)。这就是教师所能提供的对学生最好的爱。
陈:那对于现代人类在生活方面您有何建议呢?
高:观世、听心、行愿。
陈:请您再指导我们一些如何能真正走向觉悟之道的观念和作法好吗?
高:顺内心之自然而行,承受、敏验。
陈:最后想请教您的是,佛陀涅槃后在哪里呢?
高:佛不会在哪一个地方,佛永远只是在,对每一个人都是“正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