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印象

标签:
广州 |
分类: 行走-迹痕 |
杨老师找我要一些去年读书沙龙的照片,我打开移动硬盘翻寻,照片杂乱,索性慢慢地看,一时便心生感触。照片是生活的定格与记录,拍时不曾有多少想法,回看时却心生纷繁的追忆。譬如,去年三月的广州之行,便是如此。
在此之前,我不曾到过广州。广州给我的印象,是一线国际大都市,是时尚潮流诞生地,是打工仔们梦想起航的海洋,是喝早茶吃粤菜品靓汤过日子的好地方。我曾有两次机会去广州打工,一是去花都一所学校任教可惜未遂,一是做黄页广告推广,我连车票都买好了,但在车站候车时却打了退堂鼓。我偶尔会想,假如那一次登上了南去的列车,我的人生又会是怎样的呢?想不出来。
去广州参加集团公司的年会,一日两夜,行程匆匆,于广州也仅是浮光掠影,惊鸿一瞥。
http://s9/mw690/001A1prwzy75xrhDXYId8&690
十余年后再见,青云音容依稀,略有中年发福之相,面部线条柔软了一些。我想,经过这么多年在外的打拼,一块再硬的石头也会被磨了棱角,与世俗同流吧。然而寒暄间,一个脑海里熟悉的志存高远的青勇毫无间隙地与座前的青云重叠了——依然在画且践行着他的宏伟蓝图,依然亲热地调侃地叫我姚老板。是的,我高中时有一个绰号叫姚老板,便是青云叫出来的。我时常纳闷,我读书时胆小内向,懵懂单纯,哪有老板之风采。而今,我真的成了一个胆小内向的小老板,坐实了这个称号,算是不负青云赠名之谊。
青云点了几道粤菜,打头的是一盅清而不腻的肉饼汤。我才上桌,青云便招呼我喝汤,我笑言这是随乡入俗了。桌上另有猪颈肉叉烧、咖喱虾、葱花鲈鱼以及时蔬点心若干,精致、简单而又丰盛。青云好客,频频劝食,广州美食美味,口舌心身皆欢愉。食间聊及近况,事业与家庭,不胜唏嘘。广州是一个梦想飞扬的地方,青云在这里沉沉浮浮,如今事业小成,将来必有大成。食毕又与青云回酒店小坐,至深夜方送他离开。踏着广州的地,望着广州的天,我想,这便是广州吧,滋养着所有来广州追梦的人,如我的老同学,一步一步地大展抱负,实现青云之志。
次日从早到晚都是紧凑的会议,不曾离开会议中心。晚宴后,我的侄女婿小丁开车接我去东莞住一宿,然后又送我去深圳考察我的学生钟幸及朋友郑亚洲的公司。当我回到广州与我的另一个学生郑方杰会面,已是两日之后的晚上,我在广州只住一宿便返沪。http://s6/mw690/001A1prwzy75xA5gUJvf5&690
郑方杰是我在新余计算机学校任教时的学生,个子高大,谦恭识礼,这么多年来一直和我保有联系,逢年过节会发祝福短信。郑方杰从学校毕业后,短暂地在广东打过工,后来又考上大学,大专本科读下来,年龄已经大了,没能像他的同学一样早早结婚生子。大学毕业后,郑方杰去了广州,先是在一家金融公司上班,前几年开了自己的展览策划公司,发展趋势不错。我来广州开会之前就已联系了郑方杰,只是时间紧张,没能见面,从深圳折回广州,只会与他见上一面。
走广深高速到广州,路上风景怡人,通畅不堵。但是到了广州市区至我下榻的广州皇家国际酒店时,便堵上了。看来,大城市都有这样的交通问题,不复北京上海。郑方杰在酒店等我,带我步行去历史悠久的老牌餐馆广州酒家,以飨我要吃正宗粤菜的心愿。席间点的几道菜,如芥兰、时蔬拼盘、卤水拼盘、肉饼汤,都甚得我心。食间,郑方杰向我讲起他的创业史,我听了既羡慕又钦佩,能在广州这样的地方实现梦想,打下一方天地,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我不由得想起符青云,也是这样的一个有理想包袱的人,但郑方杰的起点更高,也更脚踏实地。
食毕,郑方杰带我乘地铁去观赏广州的地标建筑——广州电视塔,时称小蛮腰。地铁站里人也挺多的,但大多是年轻人,我在想,广州这个古老的城市,变年轻了。小蛮腰在海珠区,是中国最高的电视塔,曲线优美,晚上灯光变幻,倾城惊艳。周边的摩天大楼也很时尚,邻江傍水,在舒适的晚风里,游人如织,有如置身上海的陆家嘴。不时的有年轻跑者从身边经过,那轻盈的身姿,为这广州美轮美奂的夜景又增添新的色彩。
有人说,中国的同类城市风貌都差不多,我深以为感,要说有大不同之处,那便是经济发展文化差异下人的不同。明日一早就要乘高铁离开广州了。我在广州一日两夜,所见所闻,都很有限。在离开前夕,我贪婪地把这广州的夜色看了又看。虽然只看到了一隅的风光,虽然大多时间是在和我的同学与学生吃饭聊天,但在我的心中已经刻下了广州的印象。从广州的美食、建筑,广州的街头、人流节奏,更是从来广州打拼的我熟识的符青云、郑方杰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广州印象,是那么的年轻进取、昂扬奋发。
我想,如果下次还有机会去广州,我定不再如此匆匆,会把脚步放慢,多走一些地方,多看一些人,去感受广州的多元。
(2015年3月10日晚赴广州开会,3月11日会议后离开前往东莞、3月12日午后前往深圳,3月13日傍晚又折回广州,3月14日一早离开广州。行程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