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33天

标签:
随笔跑步 |
分类: 随笔-断章 |
http://s6/mw690/001A1prwgy6VDs00yvX05&690
9月20日,我参加了北京线上马拉松比赛,跑了10公里,成绩是1小时11分21秒。这是我四十年来的人生中参加过的第一个马拉松,虽然是在线上跑,虽然只有10公里。跑完后,我兴奋地发了一条微信—— “我也算参加过北马了,虽然成绩一般,但精神可嘉,自我表扬一下。”
这一天,是我开始跑步的第33天。
同样是在这一天,我的跑友小黄人也参加了北马线上十公里赛,成绩是48分09秒。我的另一个朋友阿莲,跑了全马,成绩是4小时多。他们都比我牛,一个比我跑得快,一个比我跑得长,可想我的成长空间有多么的大。
还是在这一天,跑步时,我的左膝外侧有如细线般的疼痛。当这细细的痛感越发强烈时,我有一点点的慌乱,很想放弃跑步,却又咬牙坚持了,因为我是在绕着朱泾跑全马,哪怕只有我一人,但也是一场比赛。跑完后,我又发觉我的右脚踝扭伤仍未痊愈,痛感仍在,已近三周了。这一晚我很忐忑,我喜欢跑步,我不想我的跑步之旅才开始33天就终止于北马之跑。次日一早我即去了医院骨科,医生开了MR检查单,预约在次日拍片,第三日,也就是23号我拿到了检查结果,比预想中要好,骨头未受损,肌肉软组织有水肿,这样我就放心了。医生不建议我继续跑步,最好休养一段时间,我口头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在脚踝受伤后,我已经休养了两周,再不跑步我的脚就要发霉了。听说慢跑会让人上瘾,我已经体会到了。
依然是在这一天,我开始读一本关于跑步的专业书籍——《爱上跑步的13周》,作者是伊恩·迈克尼尔,加拿大的一位运动员兼作家,注重于运动医学,教读者如何在13周时能轻松跑10公里且避免受伤。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但已觉受益匪浅。并且提前看了13周的跑步训练计划,觉得难以坚决贯彻执行。如今有太多的跑步达人在说,跑步时不要停下来,哪怕再慢,也要是跑的动作。查迈克尼尔的理论却相反,以跑走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心率与骨骼肌肉的承耐力。
有各种各样的跑步书籍,首当其冲的是《跑步圣经》,而文艺青年可能会更喜欢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会谈些什么》。而我之所以重拾跑步,是因为前些日子在微信圈转发颇多的一篇文章:要么健身要么读书,别再说无聊。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其中关于跑步的一些语句,让人心动。例如“跑步与不跑步的人,在每天看来没有任何区别;在每月看来差异也是微乎其微;在每年看来差距虽然明显,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在每5年来看的时亿,那就是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分野。等到了10年再看的时候,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再忙,也要跑步!”跑步,已成为全球最为时尚的健身方式,我不想在10年自己看起来像个糟老头,所以,我开始了跑步。
跑步33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跑步方式,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感受,开始关注跑步圈中好友。我不知道我能跑多久,但我想,只要我能,我会一直跑下去。
跑步33天
(初稿,待改和补充)
前一篇:风一样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