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2/mw690/001A1prwgy6N49FHlRve1&690
一个人的学校
大理挖色镇花椒箐村,洱海东岸的一个小山村。山村有一所小学,叫花椒箐小学。学校有12个学生,1名教师。
花椒箐小学是挖色镇大城村完小在小花椒箐村的教学点,是为了那些大山里的孩子而设立的,每两年招一次新生。
我们乘着颠簸的小中巴,顺着盘山路前往花椒箐小学。彼时天空湛蓝,山路蜿蜒,山雀在车前掠起,阳光在枝叶间斑斓,山花烂漫,山风轻拂,由身而心的舒适。我一路都在想,这会是怎样的一所学校呢?没有经历或目睹过的人,自然无法想象,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一所只有一位教师和12名学生的学校,会是怎样的迷你和简陋。
而当来到学校门口,学校的一切浸在阳光下,大咧咧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不禁又笑着摇头,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那水泥门柱上的铁艺焊出的红字校名,那白瓷嵌着的平房教室,平整的操场,摇曳的鲜花,挂满梨子的果树和青翠的学生菜地,以及高高飘扬的红旗,无不在告诉我们,这所学校虽然小而简,但亦能看出精心的布置与爱心的浇铸。
感动,瞬间涌上心头,为这所山村小学,以及坚守学校20多年的唯一的教师李伟老师。我们来到学校时,李老师正在多媒体教室里为学生们上课,他没有停下手上的教学来迎接我们,一切,恍如我们不曾来到,学校依然宁静。从带路的挖色中心小学赵校长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李老师在这所小学教了20多年,他既是校长,管理中学校的事务,又是教师,承担着二、六两个年级12名学生的所有课程教学,还身兼后勤和大厨,每日为学生们烹制营养午餐。
http://s1/mw690/001A1prwgy6N4o9U1ywb0&690
在等候下课的间隙,我们在校园里倘佯,看蓝得令人心醉的天空,看月季和锦葵在风中摇曳,看空旷的篮球场上岁月的痕迹,看老师留在黑板上的板书,一面是三年级的,一面是六年级的。我对这位山村教师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孩子们上课很好奇,亦为山村所建的精良的教学设施而感叹,再穷不能穷教育,我再一次为这所学校和李老师,在心中竖起了大拇指。
下课后,红蜡烛的志愿者们将书包文具赠送给孩子们,同时,将鼓励与称赞毫不吝惜地送给老师与孩子们。在拍照留念的那一刹那,老师与孩子们的脸上笑容绽放,能给老师和学生们带来欢笑、启迪与帮助,这就是红蜡烛助学的意义。而我却觉得,在助人的同时,我们的心灵亦得到净化。
在这所一个人坚守的学校里,我们留下欢笑,带走敬意。
http://s13/mw690/001A1prwgy6N4qGScu8ac&690
(村民小组党员活动室改建的多媒体教室,设施良好)
http://s5/mw690/001A1prwgy6N4qJHooI14&690
(东面黑板上三年级板书)
http://s6/mw690/001A1prwgy6N4qRRqMl05&690
(西面黑板上六年级板书)
(10月21日,在大理挖色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