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w690/001A1prwgy6IC2UZXI06c&690
苏州游记之一碗焖肉面
五一这一天,行路加挤公交,靠中午在协和菜馆汲取的能量支撑着,看了网师园、虎丘和寒山寺三个景点。返回时,又走了一大段路,坐931路公交到苏州报社,再披着夕阳的余晖,走回汉庭酒店,饿且累。酒店隔壁有一家得一鲜面馆,我们不再折腾,不作他选,直接进入,吃面去。
苏州园林甲天下,苏式面亦是享有盛誉。这家得一鲜面馆,八仙桌,大条凳,青花瓷,明清风格的窗棂,装饰古色古香,最显眼的是墙上挂着的昆曲戏妆图。莫非,凡是以苏州当地特色为主打的餐馆,都是这般的特色。店里食客不多,掌柜很和蔼,一直在微笑,有别于上海众多跑火面馆里面无表情收银的老板,他解释说,平常工作日客人挺多的,但一到节假日就少了。
我点了一碗单浇焖肉面。曾经,我有一个想法,目前正在实施当中,无论在哪里,如果吃面的话,就只点一道焖肉面,以比较各家各地的水平高地和风味殊异。这些年来,在上海,在朱泾,吃过多家面馆的焖肉面,每家都不一样,主要在于汤色、面条的粗细及焖肉的软腻方面,印象最深刻的是宁波路上的同茂兴和南京东路旁边的吴越人家,都是苏式风格,味道不错。而今在苏式面的老家苏州,不知这碗焖肉面的味道又会如何,我挺期待的。
面上来了,是一碗红汤面,飘着蒜叶,焖肉与别家不同,没有放在中间,而是躲在一角,半遮琵琶半遮面。面条细如粉丝,码放齐整,乍看,就像旧时女人梳得一丝不苟的发髻,浸润在汤水中。轻嗅,面与焖肉的香味在鼻翼流转;慢尝,面条不用说,柔软的卷在筷子上,弹牙有韧劲,与之相应的是焖肉,入口即化,就连精肉也酥软,不柴,比协和的酱方更胜,这一韧一软相搭,可谓绝配。吃完面条,我又连喝了几口汤,苏州面汤讲究汤清不油,味鲜食后口不干,今日食之,大抵如此。
吃完了,忍不住赞一声,好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