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纽约摄影教材-第八单元- 培养你的眼力2

标签:
转载 |
分类: 纽约摄影教材 |
八、通过重复来突出重点
图8.23是由勒内.伯里拍摄的一张双马饮水图。如果把下半部遮住,会觉得这还算是一幅悦目的照片。但是加上池水的镜面倒影,就被大大地美化了。对被摄主体--马和树--的精心安排构成了一幅具有韵律感的重复的图案,这是使画面具有力度的重要因素。 图8.24是纽约摄影学院的教员沃尔特.卡林(Walter
Karling)拍摄的。他用的是另一种重复的形式。这里我产看到的是一群人的重复排列,没有突出哪一个人。这幅画面的力度就在于影像的重复。 |
九、通过动作突出重点
图8.25是T.J.马里诺拍的一个"通过动作突出重点"的优秀范例。一切都在运动之中。不只是两位女士在风雨中仓惶疾走,还有摇晃的背景以及下坡的角度。通过这些摄影技巧,马里诺能驱使--迫使,观者去体会他们慌不择路的窘境。 作者是怎样取得这种运动效果的呢?他用的是你们一开始就学过的两种方法;用很慢的快门速度,同时用相机追拍她们的动作。很慢的快门速度使背影模糊,两者结合起来便有了一种动感的效果。 想一想,如果用"常规"的办法--高速快门和固定的相机位置去拍这张照片,该多么乏味! 乔治.福斯在街心公园中心举行的一个滑板比赛上发现了这个动人的画面,图8.26所示。给照片增色的不只是滑板少年的优美动作,还有他周围全神贯注的人们。我们看到左侧有一个倚车而立的少年,用力探身向前急切地关注着比赛,还有右侧的计时员时刻准备按下计时键的紧张神态。他们无不把注意力引向滑板少年。画面上的其他要素也都起到了同样的作用--所有观众都把注意力投向了他,连地上的罐头盒也指向了他。他的身影很大,位置近于画面中心,而且推车少年和计时员还为他搭了一个画框。 这张照片把我们讨论过的多种技巧集中运用到同一画面内去突出重点,这上点很有意义。一般说来,突出重点的技巧不能只用一种,应该是多种技巧的综合运用。 小结 当你通过取景器在画面上突出被摄主体的时候,要给自己提几个问题: |
十、常见错误及其预防方法
本课到目前为止,已经讨论了突出重点的各种技巧。现在再讨论一下在用取景器构图时,几乎每次都会碰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常犯的毛病都会把注意力引向它们自身并且错误地突出了你不情愿也无意突出的东西。然而只要稍加注意,这类毛病是很容易避免的。 取景太近 前面我们提过,照片与自然界实景的一个区别就是它有四框为界。实景是连续的,而照片是有限的--它止于印片的四个边框。 留心观察背景
请看图8.28所示照片C。这张照片本来不错,却有一个常见的毛病。是什么问题呢?就是被主体的头上好像长出了一棵树。这在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的画里也许还可以,但在这里却不好。 前景发生畸变
照片中的纵深感会产生错觉,因为一个既定尺寸的物体记锐意越近,就显得越大。这种透视的原理在摄影中和在美术中一致的。回顾一下第2课"照相机和镜头"中的那张"狗鼻子"照片,如果镜头离物体太近,透视就会发生畸变。 未曝光区
在图8.30照片中,影像四面的边缘处出现了没有曝光的区域晕映现象,好像是在隧道里拍的。这正是问题之所在。这个"隧道"的形成是因为所用的遮光罩的尺寸不合作。这张照片用的是50毫米的镜头,而遮光罩却是用于105毫米镜头上的,所以就出现了"隧道效应"。因为遮光罩的角度窄,把镜头较宽的视角挡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