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娱乐圈最重要的就是人气,有了人气你就有市场,你有市场就有人与你签约,片约(演出)不断你就保持和增加人气,那钞票就滚滚而来,越赚越多。这就是每个圈里人追求的目标。但人和人不可能一样,有些艺人由于天赋或机遇不好,始终跻身不了一流明星的行列。有些明星可能由于机遇好或当事特殊环境因素,曾红极一时,但时过境迁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当今如火如荼、纸醉金迷的娱乐大世界里,作为艺人谁都在想方设法往一流行列里挤。但竞争激烈,一流排位有限,“狼多肉少”,不甘寂寞的二流和过气明星为赚回人气不得不另辟蹊径,他们大体有三条路可走。
一是参加各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九十年代,中国电视事业迅猛发展起来,卫星电视频道的使用,使各省卫视频道激烈地竞争起来,于是各出奇招,突出体现在效仿港台电视台,竞相开办所谓各具特色的综艺节目,其实都一样,就是请一些明星参加做一些游戏、与观众互动等之类的娱乐节目。一流的当红明星由于档期问题,或者是人家也不愿意参加这类靠耍戏自己博得观众一笑的节目。那么电视台就瞄准了那些二流和过气明星。于是,各电视台的综艺节目里那些二流和过气明星曾经一度频繁露脸。这种既可以赚钱,又能赚回了一些人气的事何乐而不为那。
二是参加各类选秀节目做评委。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们的电视人又在学习国外同行,陆续办起了各类选秀节目。除了参加选秀的选手令人瞩目外,当评委的也引爆了观众的眼球,成为了明星。评委一般由以下人员构成:一是该选秀电视栏目的“领导”;二是与该选秀节目相关的业内人士,如唱歌类就请唱片公司的老总、制作人;三是二流和过气的明星。电视台当然愿意请一流当红明星,但人家哪有时间参加持续几个月的选秀节目呀,于是便请来那些二流和过气的明星客串评委。选秀节目不仅成就了一些选手的明星梦,让他们一夜走红,也让一些幕后的业内人士让观众熟悉,更让一些二流和过气的明星赚回了一些人气。有的评委抓住机会,比选手还能作秀,评委之间意见不一致甚至互相攻击,对有些选手评价刻薄、讥讽嘲笑,当起“毒舌”。后来在网上看到国外选秀节目的视频才知道,我们那些作秀的评委也在模仿人家。不管怎样,他们和选手一样出了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三是参加“专业”的比赛节目当选手。选秀节目热过之后,有的电视台又推出让明星参加的所谓“专业”的比赛节目,如“舞林大会”、“名声大震”等。参加者是清一色的二流和过气的明星,足见其急于表现自己,引起关注,成为热点的迫切心情。但可以说,多数人没能通过这个舞台达到其原始的目的,包括获得第一的人。其实这类比赛就是电视台办的愉悦观众,增加收视率的一个节目。
以上三条路是那些二流和过气明星赚人气的三个捷径,但效果如何则因人而异。你要是只是中规中矩地参加一下,露完脸之后,是不会给人很深印象的。但你要是整点事、做点秀,可能大不一样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