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桂与迟桂

(2011-10-15 10:30:21)
标签:

桂花

早桂

迟桂

杂谈

分类: 日志

读过郁达夫的《迟桂花》后,就很想知道迟桂与早桂的区别。但作为北方人,对桂树一直不甚了了,所以很难如愿。我知道称为桂的植物分属两科,月桂和肉桂、桂皮属樟科,其他的桂树属木樨科。木樨科的桂花又有不少亚种:丹桂、金桂、银桂、四季桂。所谓迟桂,可能就是指木樨科中开花较晚的一些品种。

以下是关于桂花的两文,可做参考。

两文是搜狐网上的,不能转载,只好剪下贴在这里。先向两文作者致谢。

晓寒深处的博文:早桂与迟桂

今日阳光大好。中午探身从窗外收取晒透的衣物,只觉又蓬松又柔软,散发着暖香。深吸一口,是阳光烘焙得恰到好处的桂花香。花之气味,随不同的天候、冷暖、阴晴而变幻,同一种花香,清晨是一样,晌午是一样,黄昏是一样,月下、风里、雨里、清露微湿之际……,各各另是一样。故诗人云:“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此时的桂花香,已经是今年的迟桂了。每到桂花开的季节,我便想着,以后一定在自己的阳台种一株桂树,每年足足消受两季天香,再若遇清风朗月,神仙日子也不过如此了吧。
静楼前后都有大株桂树,开花时各不相让,都是繁枝簇蕊,香气浓郁得连晾出去的衣物都熏染上了。便是心情再不好,到此际,亦不禁感激造物之宠渥。再不惜福,怕是鬼神都要嫌恶了。
今年的仲秋季天气一直晴好,略有些阴雨,也都细微得可以忽略,所以早桂、迟桂的花期显得分外段落鲜明。早桂因蓄势恰好,开得齐而足,小小淡黄的细碎花蕊在初秋的明光里烂漫如一场天堂的盛宴,宴毕,没丝毫犹豫的,就又齐齐凋谢了。连凋谢似乎都带着欢乐的余音。可是,当时我真是急,怎么就这么两天就等不了呢?
因为十一有朋友过来。我真希望这几日空气里依然充满了桂花香,可以同醉。然而真是不巧,就是长假里,早桂落尽,迟桂未生,天地间只多了因这个城市忽然涌进大批游客与车辆而弥漫起来的细微的灰尘。还有,一两场零零星星的细雨。可就在朋友前脚刚走,第二天清晨,我已经能从忽然清澈起来的空气中辨别出一丝涵蕴着的桂子气息了。几乎一夜之间,点点淡金如早晨的阳光般又一次泄漏在桂叶丛里。到今日,又是韶华胜极的灿烂了。朋友回短信说许是天意吧,我还是无比懊恼,且觉得抱歉,好像是我不让迟桂早点开似的。
忽想起一副对联: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虽是旧时勉励童生秀才举人的,确是真真的好句子。书窗一日,世上千年。岁月纵然悠长,亦容不得虚度,容不得反复。唉,可是两季桂花都将将错过,让人如何不生惆怅感叹呢。
2006/10/8 

http://image3.club.sohu.com/pic/cb/62/730ee01014c90d69c7655829f48062cb.jpg

  

“支楞耳朵的兔”的博文:

梅开桂开

    写罢“迟桂未发”,夜老归家,便嗅得一路甜香。今晨入园,阳光得意,花香尤其精神。细看,银桂累累,丹桂和金桂不见踪影。

“迟桂”之名,初识于网友文章,引自三、四十年代一位文人笔墨,篇名就叫《迟桂花》。我略看了看,毕竟中国旧式文人,虽写迟桂,从头至尾,未明确“迟”者何意。

南京遍植桂花树,校园中尤多。九月底开过,十月中旬或许能听到有人嚷嚷,“桂花又开了”,视之祥瑞。我并不如此大惊小怪,以为气候作祟,温度使然。那时揣度着向人解释道,“已开部分花蕾,寒流来,开者凋,含苞者隐忍。过一阵,气温回暖,苞者释放,大家以为桂开二度,其实是同期姐妹。”

后来读书看帖,发现“迟桂花”之名传甚广。有才女“晓寒深处”,专文《早桂与迟桂》。这似乎意味:迟桂乃一种必然形态,非气候特殊所致。于是将工具书翻腾一通,自读自解,以为“迟桂花”有如下几种理解:

其一,桂花的确开两次,气候稳定的话,间隔两周左右。“迟桂花”指第二次开的花。

其二,经长期杂交培植,桂花品种很多,以开花时间分,有早桂和中晚桂。“迟桂花”指中晚桂。也就是说,这类品种的树就叫“迟桂花”,无论它开几次。

其三,桂花开放的时间,的确与温度有关。含苞时,如恰遇寒流,花期就会推迟。无论第一拨还是第二拨,都会遇到这局面。比如今年,二度桂花就开得晚,因为中间寒流持续时间长。既然花期比常年迟,称之“迟桂花”亦可。

无师扣问,也许瞎掰。不知他们所言“迟桂”,究竟指的什么。

想起了刚读的那本书,《植物的欲望》。书中说,松鼠拾到橡子,一时吃不完,就会找个地方埋下。再拾到,又埋下。可见松鼠是好的计划工作者,深谋远虑。可惜,它们的记性不好,只能记得最近埋的四颗。因此,它们仅仅享用自己的部分辛勤劳作,早先埋下的那些,来年长成橡树苗,说明橡树才是真正的谋略大师——利用勤劳、可爱、懵懵懂懂的松鼠,搬运并播种。

松鼠只能记得四颗果子的现象,是一位女士在业余时间观察到的。因为害羞、不擅交际,那位女士对大自然中的细节更加关心。这么说,业余之观察,并不总是离真理十万八千里。

念叨几句,陡增信心。银桂宜秋,丹金未远,待俺慢慢看,慢慢赏,或有新识,也未可知。

顺带说一句,“梅开二度”其实反而是故事。一树梅花只开一次,或早或晚,花期十天左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