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球球下半年即将入园,目前我都在为他的入园做一系列的生活调整,比如说早上八点前起床;十一点半吃中饭,一点钟睡觉等等,就为了让球球在入园时有个好的习惯和开始。其实这些都不是什么难事,现在最让我为难的就是:孩子入园后的打人和被人打的问题!我相信这也是很多妈妈所担心的!
我跟所有的父母一样,希望孩子不要欺负人,也不希望孩子被人欺负。一般情况下,遇到孩子之间有矛盾时,我会选择只要不受伤,坚持不参与的原则。小的时候,孩子们相处还算容易,哪怕是打架,也只是小打小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球球和小朋友们之间的打架,可真是动胳膊动腿,一个不小心总会受点小伤。
球球的性格比较急,做事情的时候,只要不如意,总会下意识的发脾气。平时和小朋友们相处还算融洽,但遇到小朋友不听他的话,或是抢他东西时,球球会立刻变得急躁,说没用或抢不到时,就会下意识的动手打人。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我会立即出面制止,但是越是不让他打人,越是强化了他打人的意识,大道理小道理讲了不少。也查了很多育儿资料,给的办法基本上都是冷处理,但冷处理似乎不太现实,毕竟我们的孩子打了人,当着别人家长的面,你什么都不说孩子,对方家长肯定会有意见,虽然平时大家都玩在一起,可是多多少少都会有点想法。所以我仍是采取讲道理的方法。时不时的提醒他,不可以打小朋友,有意见你可以大声说出来,但是不可以动手,也告诉他:“君子动口不动手!”可是打人的问题,仍是没有收效。
以前球球打人时,我总会告诉对方哭泣的小朋友,“如果球球想打你了,你可以大声的说不可以,然后跑掉;如果球球打到你了,你可以哭,但哭不能解决问题,你可以打回他,并告诉他你很生气。”虽然我不知道这样的方法是否合理,但同样的我也是这样教球球的,你不可以打人,但是有人欺负你,你可以大声说不行,可以还手。
当我老生常谈的反复强调不能打人的问题时,新的问题出现了,球球被打了。可以说这是两岁后出现的问题,同小区的小朋友们慢慢长大并开始了两岁的叛逆期,普遍的都强势起来,所以打架的事情,不在是单纯出现在球球身上,只要是男生的碰在一起,就会立刻产生“火花”!曾经被球球欺负过的小朋友,现在反手或联手欺负起了球球,抢球球的玩具,打球球的头,一般这种情况下,我都不会参与,我觉得球球会自己处理,球球跑过、哭过、受伤过,当然也还手过,我们在一起的家长们达成共识,可以打架,可以还手,但不可以太过,一有点过头,我们就会立刻出面,把他们拉开,但什么都不会说。
某日,球球和子恩一起玩,子恩比球球大,但小时候都是被球球欺负。那一天,子恩因为球球看了他的书而生气了,动手抢回了球球手里的书,两个人来来往往中,球球被子恩打了,当然球球难过的哭了。一个早上两个人,总是因为意见不合,玩具不分享,不停的打闹,轮流着哭。快中午时,球球和子恩又因为车子问题打了起来,子恩打了球球,球球还手了,子恩再打回,球球抓住了子恩的手,子恩气的用脚踢,我在旁边一直看着他们,不让他们受伤,两个人打得急了,球球气极了,张开嘴准备咬子恩,我一看苗头不对,开始拉开两人,子恩气的把我推到地上,眼看着球球要咬下去了,我坐在地上把子恩搂进怀里,子恩在我怀里失声大哭,开始没太留意,只是想拉开他们,结果在子恩不停的哭泣中,我和子恩妈发生子恩的耳朵一片青紫还带着牙印。天那,球球咬了子恩,我拉过球球,要求球球向子恩道歉,球球哭闹着但还是说了对不起。虽说我和子恩妈玩得很好,但子恩被球球咬了,我和球爸还是很不好意思,觉得很抱歉。
回家的路上,我和球球说起了咬人的事情,我本想教育球球一番,可球球看着我说:“哥哥打我了,踢我了,我咬他!”嗯。。。我一下子明白了过来,球球的意思是,因为子恩打了他,他才还手,才咬人的。我们俩一路无语,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晚上和球爸说了这件事情,首先球球咬人是错了,但是是我们告诉他,不可以打人,但是别人打你,你可以还手的,球球并不知道咬人是不行的,他只是单纯的还“手”。沟通了很久,最后我们是这样跟球球说的:“今天你咬了子恩,你做错了,咬人是不对的。妈妈告诉过你,别人打你,你可以还手,但是不管怎样你要记住不可以咬人,咬人会让人受伤,会让人流血!”
虽然这件事告一段落,但是我们很疑惑到底还手的概念要如何跟孩子解释,还是根本不能还手呢?遇到孩子打人的问题和被打的问题,又该怎么做才对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