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球进校园 成都校园网球启示录

(2010-07-07 14:04:43)
标签:

杂谈

自2005年开始,在成都市网球协会主席张锋的带领下,一个将网球运动带入成都校园的庞大计划开始筹措并实施。2006年12月21日,第一所试点学校选在成都市金牛区金琴路小学,经历了不断的磨合尝试,校园网球试点计划终于在2008年迎来发展高潮。如今,成都已有32所中小学,约8万名中小学生接受了体育课上的网球教学培训。

6月5日,成都飘起了小雨,但这丝毫不能阻挡金牛体育中心内孩子们如火的热情,来自全市32所中小学的800多名小运动员们整装待发,他们正在参加的是“运动成都”2010首届校园网球文化运动会。

http://images.sport.org.cn/Image/2010/07/07/1017509827.jpg成都校园网球启示录" />

(成都网协主席张锋)

运动会现场,本刊采访了成都市网球协会主席张锋,他表示,这次运动会是以促进青少年素质全面提高,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为目的而举行的。“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希望通过运动会检验和展示成都市推行‘网球进校园’的成果,并进一步推动校园网球活动的开展。”

http://images.sport.org.cn/Image/2010/07/07/1017007532.jpg成都校园网球启示录" />


对于开展三年之久的网球进校园试点,张锋主席介绍说,其目的主要基于三点,“首先是希望通过网球试点,增强学生们的体质;其次是利用这一覆盖广袤的推广计划,进一步扩大成都的网球市场;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希望能够开拓出一条全新的教育路子,这是网球进入校园的核心目标,提高中小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功利于民。”

http://images.sport.org.cn/Image/2010/07/07/1016083603.JPG成都校园网球启示录" />


如今,网球进校园试点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效果,总结该活动的特点,张锋主席归纳了四条。
第一,规模大。目前在成都,已经有32所中小学,约8万名中小学生在体育课中接触了网球培训,另有4万名大学生也参与到了本项试点活动中。“中小学将网球列入正式的体育课,大学将网球纳入体育选修课并记学分课程。未来,通过网球试点也可以带动其他体育项目的发展。”这样大规模的普及在全国范围内可谓别无先例,有别于课外兴趣班的零星网球火花,成都的经验值得借鉴。


第二,覆盖广。目前进行校园网球推广活动的学校,既有成都市区的中小学如白果林小学、金琴路小学、金牛区十八中、电子科大附小、锦西中学等,也有来自郊县甚至农村的学校如郫县实验学校、大邑县银都小学、彭州市实验小学等,既有以农民工子女为主体的学校如成华区站东小学,更有灾后重建的乡村学校如大邑县悦来镇学校等,此外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财大等重点高校也加入了进来。

http://images.sport.org.cn/Image/2010/07/07/1016081323.JPG成都校园网球启示录" />


第三,一条龙。张锋主席介绍,“网球进入大、中、小学,循序渐进,一连贯的举措可以保证该项目可持续性地发展下去。从学生的角度说,他们可以从甫一入学就不间断地接触到各个学习阶段的网球熏陶,并根据自己的兴趣提高、加强。”一条龙试点的好处还在于,孩子们不会因为练网球而丢掉文化课,这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举国体制下专业网球培训机制的某些弊端。

第四,开创性。在所有试点学校的网球课上,孩子们并不仅仅练习打球,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被用在了网球与文化、网球与艺术的结合上。在首届校园网球文化运动会上,我们亲眼见到了孩子们的培训成果:既有短网比赛、正反颠球、圈内拍球、击球入框、双人夹球、运球等一系列技术环节的比赛,也有团体趣味赛、网球绘画、网球写作、网球摄影、网球雕塑、校园网球文化艺术表演赛等网球文化知识、网球礼仪的展示。

http://images.sport.org.cn/Image/2010/07/07/1016089431.JPG成都校园网球启示录" />


张锋主席说,“从教学目的上说,我们希望做到将网球与育人相结合,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和优良品质。”另一个开创性表现在组织形式的大胆尝试,政府、学校、民间相结合,多方力量支撑该项目的深入推广。四川查理网球推广中心就是一个民间机构,他们免费提供教练培训,并准备网球教材和推广方案,购置网球设备带入校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