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一般启示与特殊启示的区别

(2015-05-10 21:25:04)
标签:

转载

凐滢

 

许多年前,我主编论坛副刊时,曾收到散文作家琦君寄来一篇文章,文中谈到她看到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象,心灵为之震动,便不由自主地向上苍跪下,心中涌现出一股感恩的情操,不能自已。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以其旷达的胸怀,憬悟出人生的哲理;笔锋豪纵,直抒心臆: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古今二人之感触,皆笔之于书,似乎都对造物主有所感悟,可以说是一种大自然的启示。

 

有人读了老子的“道德经”,惊叹经中的许多哲理,均合于圣经,因而认同老子为先知,并认其所著之“道德经”,等同于圣经的真理。这种主张却令人惊愕;或有人读了新约福音书中主的训勉:“无论何时,你们愿意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对待人”(太七:12),再比对中庸中“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第十三章)也会令人联想到孔子之道等同于圣经真理。

 

诗人摩西曾慨叹人生的无常;他说:你使人归于尘土,说:你们世人要归回。在你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你叫他们如水冲去;他们如睡一觉。早晨,他们如生长的草,早晨发芽生长,晚上割下枯干。我们因你的怒气而消灭,因你的忿怒而惊惶。你将我们的罪孽摆在你面前,将我们的隐恶摆在你面光之中。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诗九○:3-9)同样,“金刚经”中也有句:“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语与摩西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上所举例中,无论是文人,诗人,哲人或宗教家,其思想与文采,多暗合于圣经,如仔细查考,类似的例证,应不胜枚举。这并不稀奇,因为人本是照上帝的形象造的,虽然人因犯罪而坠落,但在人的良知中,仍存有对宗教的憧憬与向往,并是非之心。保罗在罗马人书中便说:“没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顺着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们虽然没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罗二:14-15)。

 

放眼天地之间,神所创造的宇宙万物,均出于神的话,都是依神的命令而造。都对人会产生一种感动;许多宗教家与哲人,在仰观天象,俯察人寰时,都能或多或少的发现一些神创造的奥秘。并体察天心,而学究某种真理。这些真理的启迪,都是一般的启示,或间接的启示,并不等同圣经。圣经所载,内容庞杂,其中有许多道德律与一般宗教及哲人的道德标准,无分轩轾;其主要差别,在于人所追求的道德理想,仅止于理想,并无能力使之实现。但圣经中的道德标准,却能由神赐下的能力,使信者可以体现。

 

圣经之与一般宗教,及伦理道德的显著差异是,圣经中的真理为神对人的特殊启示,或直接启示;非同于人可以自行观察,探索得来的一般启示。而在神的特殊启示中,最重要的是神爱世人与神救恩的启示,这种特殊的启示,绝非人可以凭感受,想象,探索而获得与了解;而是要靠神直接晓谕他仆人的话语,再由他的仆人(先知),向人们作出明确地宣示。神向世人以特殊的方式,所宣示的,便是十字架救赎的真理。

 

明乎此,我们便应可以清楚地划出一个界限;凡一切凭人们想象,观察,研究,探索得来的启示,都为一般启示,或间接的启示。许多明合或暗合圣经的道理,都是好的;都可以作为宣教的引言,也都有正面的作用。毋须刻意去回避或否定,或特别将圣经中相同的道理,另加批注或划出界限。所有间接(一般)的启示,都可以用来引述并阐扬圣经的真理;但圣经的中心真理,特殊启示的聚焦,是基督十字架的救恩。这个真理不容混淆,不能假借。这个直接的启示与特殊启示,是神要用祂自己的宝血来阐明的真理,与救恩的行动,它绝对超越一切人的想象,是神独特的启示。任何的一般性启示,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