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自觉的情感重新体验与精神分裂症的起源

(2017-03-19 16:18:03)
标签:

健康

                                    不自觉的情感重新体验与精神分裂症的起源

唐东晓

摘要:妄想并不是没有原因和意义的,是在自动催眠状态下未能实现的回忆和联想以象征性的方式出现在逻辑思维和意识中,是由于不自觉的情感重新体验所积累的心理能量释放和宣泄的结果,和梦有着共同的特征。妄想的实质是梦,而精神分裂症的实质是梦游。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观点均是根据病例调查和病情分析直接归纳和总结出来的,用普通中文语义表达,没有沿用或借用传统的理论学说和他人的研究成果,暂时也还没有翻译为其他语言。

关键词:情感 重新体验 原型心结 要素  典型化  形象代表  习惯性自动催眠  衍生性典型化虚妄心结  梦  梦游  

    在一个精神分裂症的病例中,病人在少儿时代曾经遇到过一个不小的挫折,当时他正在玩一个个人的游戏,把手帕做成降落伞扔到天上,然后满怀兴趣的看着它晃晃悠悠的落下来。不想在一个不经意之间,一时疏忽没注意,手帕做成的降落伞不见了,当时旁边只有一个大男孩。于是他就去追问大男孩是否拿了他的东西,大男孩很霸道的坚决不承认,四寻不见,他只好无可奈何地回家了。这件事对他影响很大,因为他始终坚持认为是那个大男孩偷拿了他的东西,心里很不服气。在他大了一些的时候,有一天,周围的人都在神神秘秘地流传一个故事,说一个老头用一个手帕诱奸了一个小女孩,还怀了孕,家里人很丢脸,老头被抓了起来等等。这件事对他影响也很大,因为当时他很喜欢和邻居的一个小女孩在一起玩游戏,有时候会有一些嬉闹过度和身体上的接触,小女孩和怀孕这些词汇对一个少儿时代的小男孩来说,都是很神秘和敏感的东西,听说了后心理上很紧张,见人都恐慌的,从此再也不敢跟这个小女孩在一起玩了。更重要的是,想必读者也会意识到了什么,就是故事中关于手帕的情节。后来,在他的大学时代,他谈过一个女朋友,毕业时分了手,临别时,两人相互交换了手帕作为纪念。他的哥哥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他经常以此而感到自豪,他的被子的被面也是母亲特意用真正的降落伞材料改制而成的,上学和单身期间一直在使用。再后来,在他参加工作后不久,他遇到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他深深被小女孩的打扮所吸引,因为小女孩喜欢用手帕把自己的都发扎起来,飘扬在背后,走起路来很有魅力。他感觉自己爱上了这个小女孩,于是很冒失地向她求爱,但被拒绝了。从此后他就逐渐深深地陷入一种复杂的情感纠葛中,越来越感到精神上的压抑和折磨。虽然他后来还是另觅对象结了婚,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只是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能遇见这个女孩 ,每次相遇都会感到有些紧张和恐慌,心理上有一种很纠结很难受的感觉,时间长了,甚至一听到关于这个女孩有关的事或者跟这个女孩的姓名有关的某个字词都有些神经过敏,女孩的名字是一种鸟的名称,因此每当他看到鸟或者听见鸟叫时也会有异常的心理反应。几年后,他是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这五个故事分别是五个记忆中的心结,或称之为原型心结,而手帕则是这五个心结中共同的要素,从而形成一个记忆的要素垛叠,降落伞也是一个要素,衍生性的要素或者一个短度的要素垛叠。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些故事和要素以及要素垛叠都是病人在临床痊愈后维持治疗阶段逐渐回忆起来的,此前并未注意到或予以重视。对于病人来说,这些原本都是很普通的往事,一些没有关系的人和事,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在这个病例中,病人在犯病期间的几个主要的妄想观念或许能说明要素和要素垛叠及典型化的作用和机理。病人在犯病初期,碰巧在马路边店铺里的一个电视节目中看到一个新闻,某国的一架民航客机失踪,病人立即闪现出一个妄想观念,没有更多的理由和思考就坚持认定飞机是被美国情报机构劫持了。于是他不停用手机发送短信或者在网上发言,谴责美国情报机构的罪恶行径,强烈要求美国政府归还飞机和乘客。第二个妄想,病人以感到有人给他做暗示为依据,突然“恍然大悟的明白”,那个头发扎手帕的女孩原来是他的表妹,一直对他很关心,他的言行和心理都被她记住了。只是这种亲戚关系是机密,不能明说,只能通过暗示的方式表达和传意。第三个妄想观念是,病人在一段时间,只要一看到军人,就会“觉得或以为”,这些军人都是在暗中跟随他保护他的,一直都是这样,只是自己以前没有注意到。第四个妄想,病人怀疑邻居妇女是一个秘密组织的成员,试图勾引和陷害自己,后来又进一步认定她是美国特务,是专门侦查和企图控制自己的,甚至在使用高科技的电子武器,病人在妄想中与美国人斗智斗勇,获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并得到了军队的支持。

    从这些妄想观念的特点以及所反映的心理状态可以明显地看出,和病人记忆中的心结和要素垛叠有着潜在的逻辑上的关联,而且最后都集中表现在扎手帕的女孩也就是典型化心结的身上。第一个妄想事实上是病人少儿时代手帕和玩具降落伞丢失后的心理状态的重现,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意义,飞机象征手帕和降落伞,美国象征大男孩,劫持飞机象征大男孩偷拿了他的手帕降落伞。这是一个原发性妄想,病人并没有把飞机事件跟自己联系在一起,说明当时的心理整体上还处在客观思维的状态,催眠深度较浅,注意力基本外向。
    第二个妄想提示病人对扎手帕女孩的爱情起源,病人大学时代的女朋友和他的表弟的名字是相同的一个字,表妹妄想是因为未实现的联想和回忆所造成的错觉,妄想中扎手帕女孩对他的关心是旧日爱情和亲情不自觉的重新体验,本来属于大学时代女友和自己表弟的情感在意识中被扎手帕的女孩替代,因此推理,扎手帕女孩的爱情实际上是大学时代女友爱情的感知觉替代和典型化重新体验。这个妄想是一个继发性妄想,妄想观念的内容是跟自己有关是针对自己的,揭示了读心症的起源,也就是要素垛叠感应传递和情感联动在意识中的表现和引起的心理过敏。尤其是少儿时代异性玩伴和怀孕传说所引起的性敏感、性忌讳心理在扎手帕女孩身上的典型化所造成的精神过度紧张反应。继发性妄想表明病人的催眠深度开始加深,注意力逐渐转为内向。
    第三个妄想也是一个继发性妄想,表现了手帕和鸟与降落伞和飞机的要素心理感应,也就是他经常能遇到扎手帕的女孩时的敏感和纠结心态,这种心态来源于手帕降落伞丢失事件所造成的挫折、畏惧和自卑心理在扎手帕女孩身上的典型化,军人是病人哥哥的象征,是一种心理上自我支持。这个妄想显示病人的催眠深度已经较深,思维开始陷入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尤其是较早年代的感受和体验。
    第四个妄想是一个系统性妄想,是上述各个妄想综合性的表现,有很强烈的内心被揭露感。这是因为这个邻居妇女在当时他向扎手帕女孩求爱时也是他单身宿舍的邻居,妇女的丈夫和扎手帕的女孩的办公室同事同姓,病人经常看到他们在一起,而病人自己的同事也是这个姓,这些都是一些巧合,构成一个日常工作和生活简单、刻板、重复所造成的衍生性要素暗示的综合性环境,从而使病人经常性的保持与扎手帕女孩相关联的心理敏感,秘密组织和侦查正是这种敏感心理的表现,是因为邻居妇女的影响触动了与扎手帕那女孩相关的情感,尤其是暗恋心态本能的自我掩饰和忌讳。邻居妇女不属于和手帕直接相关的要素垛叠,而属于手帕要素的衍生性要素和衍生性要素垛叠。另外,邻居妇女相关的要素和病人记忆中的其它心结存在另外一个要素垛叠,和手帕要素垛叠对接构成要素叠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邻居妇女经常带孩子进出或者在家里教导孩子会影响到病人,从而构成一个重要的环境氛围和环境暗示,比如会触动病人少儿时代的记忆等。系统性妄想之所以出现在邻居妇女身上,是因为病人对扎手帕女孩的情感反应是一个由要素垛叠引起的典型化复合情感,而在病人的意识里却只有爱情,其他原型心结的情感能量无法借助扎手帕的女孩宣泄和释放,因此就只能通过邻居妇女这个衍生性的典型化心结转移释放和体现出来,从而形成一个衍生性的典型化虚妄心结。系统性妄想表明病人的催眠深度已经开始接近睡梦状态,注意力内向,思维基本上处于个人往事的感受和体验状态中。这是因为病人心理上开始退缩,闭门不出,环境影响主要是有限的周围环境和邻居妇女等,其他要素垛叠的能量汇聚于邻居妇女和相关的要素垛叠。

    从以上分析结果来看,这一组妄想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妄想都和记忆中的原型心结有关,反映了原型心结当时的人物、事件和情景,或者说通过妄想的方式再现了原型心结当时的客观事实。但是问题在于,原型心结的客观事实并没有显示在意识中,病人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些妄想与原型心结有关,与自己的历史和记忆有关,而是固执地坚持自己的妄想本身是真实的,是符合当时的现实的。这是因为,病人在产生妄想时只是在无意识中不自觉的接受了环境要素的暗示触动了记忆中心结的相关情感,而意识层次的回忆和联想并没有实现。比如飞机事件的妄想,是因为飞机这个要素对病人产生了暗示作用,病人在催眠状态下由于要素垛叠的传感触动了记忆中手帕事件的情感,从而出现了情感先于回忆联想的现象,回忆联想没有伴随情感反应,情感反应也没有连带回忆和联想,原型心结的事实和情感处于分裂状态。因此,病人就只能在这种孤立的单纯的记忆中情感的重新感受体验中审视和判断感知觉中的客观现实,或者说,病人在妄想时心理状态并没有处于感知觉中客观现实中而是处于自己记忆中以往的某个历史节点、在原型心结当时的情感状态下认识感知觉中的客观现实,把感知觉中目前的客观现实当成了记忆中原型心结的当时的事实,而不是正常的通过回忆联想来分析和认识感知觉中的客观现实,这就导致了思维的松弛和妄想。而病人之所以坚持认为自己的妄想是真实的,也正是因为自己的情感体验或者说旧日情感的重新体验这种感受是真实的,历史记忆中当时人物、事件和情景是真实的。因此可以认为,原型心结中历史事实与情感的分裂或者说记忆与伴随记忆的情感的分裂是精神分裂的最初起源,原本与原型心结中的人物、事件和情景相联结的情感受到环境要素的暗示孤立地出现在现在的心理状态中被重新感受和体验,而原型心结中的人物、事件和情景被感知觉中现在的人物、事件和情景替代,这就是心结的典型化,情感仍是原型心结的情感,而现在心结只是一个形象代表或者说感知觉的代表,病人在催眠状态中出现了跨时空的情感和感知重组,实际上就是要素垛叠的感应传递和情感联动在催眠状态下所造成的一种心理错觉。
    妄想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从以上一组妄想的特征看,妄想事实上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方式,也就是记忆中原型心结的情感能量的释放,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正在于心结的典型化。以飞机妄想为例,病人在妄想飞机被美国人劫持后激动地乱发短信谴责美国人并强烈要求归还飞机,正是记忆中手帕降落伞事件积压在心中的情感的表现,也就是对大男孩的仇恨和反抗心理,病人通过妄想实现了这种积压情感的宣泄,从而得到心理上的宽慰和满足。而原型心结中的这种情感事实上早就被病人遗忘和淡化,之所以被激发重新亢奋是因为扎手帕的女孩和手帕要素垛叠,也就是手帕要素的心理暗示和催眠作用以及典型化。病人在发病前经常会遇到扎手帕的女孩,这是一种单调、刻板、重复的心理暗示机制,从而使病人记忆中原型心结中的情感被触动和重新体验。同妄想一样,病人在发病前也没有意识到这种情感现象和自己的历史和记忆有关,而是和妄想一样出现情感替代现象,也就是典型化。病人每次遇到扎手帕的女孩时复杂和纠结心理正是这种典型化的表现,扎手帕女孩的形象以及相关的感知觉替代了原型心结中的人物、事件和情景,被重新体验的情感集中在扎手帕的女孩身上,病人在感觉中这种情感就是属于扎手帕女孩的。而这种现象的不断的重复就导致了原型心结中的情感能量的激发和积压从而形成情感障碍,扎手帕女孩的形象代表和记忆中的大男孩有着本质的差异,而且还受到大学女友的爱情典型化的影响不是一种单纯的情感,因此这种情感能量就无法通过扎手帕女孩这个典型化的客观真实途径宣泄,也就必然需要另外的方式来实现,这就为衍生性典型化虚妄心结的形成和妄想的产生奠定了思维逻辑的基础。而另一方面,扎手帕女孩形象的单调、刻板、重复本身是一种有力度的催眠作用,手帕要素垛叠的要素感应传递和情感联动以及在扎手帕女孩身上的典型化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性的自动催眠机制,而围绕着扎手帕女孩这个典型化心结的衍生性要素、衍生性心结、衍生性典型化心结的不断出现和发展使这种习惯性自动催眠机制不断强化,催眠程度也不断加深,当这种自动催眠的习惯性和催眠深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思维的严重松弛就造成了妄想的出现和泛滥。另一方面,病人经常会遇到扎手帕的女孩,但却从来没有深入的接触和了解,只是因为要素感应才沉迷于旧日情感的重新体验中,一时冲动冒失的求爱和后来复杂的情感反应其实都是典型化的作用,病人的情感只是原型心结情感的重新体验,扎手帕女孩只是一个形象代表,但病人自己却意识不到这些,而是在感觉中把这些情感赋予扎手帕的女孩,这种心理事实上是一种脱离现实的或者说逐渐脱离现实的现象,而且这种脱离现实的心态还会随着典型化的发展和催眠程度的加深越来越严重,因此,当习惯性自动催眠逐渐形成后,妄想的产生、也就是单纯的情感典型化发展到思维和心理状态全面的典型化也就可以理解了。

    以上这一组妄想是在病人所处的居家到工作单位这一固定的综合性环境中围绕着手帕要素垛叠和扎手帕的女孩这一典型化心结所产生和展开演绎的,其中扎手帕的女孩这一单调、刻板、重复的要素载体及其典型化和邻居妇女这一单调、刻板、重复的衍生性要素载体及其典型化构成了环境暗示和催眠机制的客观条件,病人的经历和记忆中的要素垛叠是被暗示自动催眠和妄想成因的主观条件。而当病人离开这一综合性环境进入其他环境,例如在岳父母家或者自己父母家时,妄想的内容则表现得大为不同。病人在岳父家里所出现的妄想,是以自己的小姨子为中心的钟情妄想所展开和演绎的一组另外形式的妄想,这是因为,在病人的小姨子和岳父母以及周围环境中存在着另外一个单调、刻板、重复的要素现象和病人记忆中同样要素的的要素垛叠,涉及到病人经历中各个阶段所遇到的印象深刻的美女。这就表明,自动催眠和妄想的产生是以环境要素和记忆中的要素垛叠的一致性为基础和条件的,也就是现实环境和记忆中存在同一单调、刻板、重复的现象所导致的。当这一要素的一致性、同一性发生改变时,妄想的内容也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或者随着环境变化和环境要素暗示作用的减弱从而使自动催眠程度得到缓解,妄想退化或消除甚至恢复到正常思维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早期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很难被非亲人和熟悉的人发现或注意到精神异常的原因,病人在公共场所例如一般性的人际交往或者市场行为时环境和环境要素发生了变化,要素暗示作用减弱和不存在,单纯的记忆要素垛叠是不会引起自动催眠和妄想的。这就说明了典型化在习惯性自动催眠机制和妄想的产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现在心结的典型化本身就是一种自动催眠,因此,典型化的发展也就意味着习惯性自动催眠机制的形成,而妄想本身就是一种典型化的表现。区别在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典型化只是一种单纯的情感典型化,而妄想则是思维的典型化、是情感典型化的发展和习惯性自动催眠机制不断深化的结果。单纯的情感典型化是病人不自觉的沉迷于记忆中往日情感的重新感受和体验中的现象,习惯性的自动催眠机制则是病人进行性不断严重的深陷于这种记忆中旧日情感的重新感受和体验中不能自拔和逐渐迷幻的表现,而妄想则是在这种迷幻性记忆中旧日情感的重新感受和体验中出现错觉把感知觉中客观现实的人物、事件和情景当做了记忆中的情感相关的心结中的人物、事件和情景,现在心结只是记忆中旧日情感一个形象代表。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的精神分裂事实上包含了两种含义,一是记忆的分裂,即记忆中的心结与相关情感的分裂,二是感知觉与现实情感的分裂,即病人对客观现实的感知觉和真实情感相分裂,真实的情感被记忆中重新感受和体验情感所替代。值得一提的是,精神分裂症病人同时存在的回忆性妄想,也就是对自己经历和身份的妄想,包括他人对自己认识和情感的妄想,则是一种相反的典型化,即现在心结替代了原型心结的记忆成为相关情感的形象代表或者要素垛叠中其他心结的记忆替代了原型心结的记忆成为相关情感的形象代表。

    总结妄想与典型化和原型心结的关系可以认为,典型化是原型心结相关情感的重新感受和体验以及这种情感能量的积累过程,而妄想则是典型化所积累的重新感受和体验的情感能量的释放过程。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因此,一定的情感是与一定的愿望相联系的,从妄想的解析中也明显地看出带有愿望实现的心理倾向,情感的释放过程同时也表现为相关愿望在想象中实现的过程,换句话说,原型心结未实现的愿望在妄想中实现了。以病人最初的原发性妄想,也就是美国劫机妄想的内容看,实际上就是反映了少儿时代手帕降落伞丢失事件中讨还失物的愿望和当时的无奈心情,通过典型化心结重新体验和积累的情感能量最终以妄想的方式得到释放并看到了讨还失物的希望,病人不停地发送手机短信和在网络上发帖指责美国人并强烈要求归还劫持的飞机,也就是原型心结中的愿望的一种实现。这种心理倾向在后来发展出的继发性妄想和系统性妄想中也有很充分的表现,病人妄想从小到大总有军人在跟随和保护自己,实际上也就是讨还手帕降落伞的愿望能够实现和面对大男孩的畏惧的一种心理支持。而在邻居妇女身上所展开演绎的系统性妄想中,病人妄想自己与美国特务斗智斗勇获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并得到了军队的支持,也是讨还手帕降落伞愿望实现的表现。

    通过对妄想产生的原因和机制的系统性分析可以看出,妄想是回忆和联想能够实现的一种特殊方式,在典型化过程中没能实现的回忆和联想在相关情感的不自觉重新体验所积累的心理能量推动下通过妄想这种特殊方式最终出现在思维和意识中。而回忆和联想之所以未能在逻辑思维的功能中实现,是因为不自觉的情感重新体验是环境要素暗示引起的,要素不是人和事物整体概念,而只是人和事物的局部特征,不符合逻辑思维的要求,一般会被逻辑思维忽略和舍弃。同时,在自动催眠状态下,病人过度沉迷于不自觉的情感重新体验中,逻辑也会受到抑制,处于休息或半休息状态。但由于典型化的出现和发展,不自觉的情感重新体验的心理能量不断积累,逐渐加重地给病人带来精神上的困扰和痛苦,因此在心理上就需要这种回忆和联想能够实现。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回忆和联想一般会以象征性的方式出现在梦里,而病人则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出现了妄想这种特殊方式。这是由于病人处在自动催眠状态下、也就是半睡眠状态或接近于睡眠状态下的原因。妄想的基本特征,如象征性和愿望的实现等,也和梦的特征一样。因此,实际上可以认为,妄想的实质就是一种梦、或者说白日梦,而精神分裂症的实质是一种梦游,或者说白日梦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