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足球裁判篇
(2012-12-19 03:48:33)
标签:
体育 |
新中国于1951年举行的第一次全国足球比赛大会,为数不多的几名裁判(8支球队,每天比赛4场),就有大连体坛名宿刘长春。作为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体坛先驱的刘长春,不仅是短跑健将,也是一名足球好手。50年代初,在大连举行的重大足球比赛,主裁判往往都是由他来担任。
1953年在上海举行第二次新中国足球比赛,当时规定国家队员都不返回各个所在行政区参加比赛,这样国家队员占多数的东北队实力受到一定影响。这次执法主要由上海裁判担任担任执法,由于人员不够,国家队员就参与了担任边裁执法,像王寿先、王政文、王礼宾等大连籍国脚都参与了裁判工作,后来还成为了国家级裁判。
大连足协第一任主席刘玉田,1955年被授予新中国第一批国家级裁判员,参加了一系列国内重大比赛的裁判工作,他培养了大批裁判员。
与刘玉田同期的裁判有谭学高、魏中华和王赞瑛等。他们执法很公正,譬如清一色由大连人组成的辽宁工人队(甲级队)主力队员赵元明曾回忆说,他在同延边队比赛中,由于动作过大,就被王赞瑛主裁判直接罚出了场外。
50年代中央体训班(即国家队)队员、后来担任中国白队教练的薛吉竹,1959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裁判,活跃在全国的重大比赛中,担任执法或者副裁判长、裁判长等职务,并出国担任国际比赛裁判工作,例如1960年代俄中朝蒙越四国足球赛以及1963年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并培养了包括国际裁判在内的多名裁判员。
大连第一位足球国际裁判周广达。
1980年周广达被授予国际级裁判员称号,执法国际比赛100余场,其中主裁25场,国内裁判500余场。1974年参加了第七届亚运会裁判工作,曾任1977年至1985年7届长城杯国际足球邀请赛裁判长,第四、第五届全运会足球裁判长和冠亚军决赛的主裁工作。1981年出任亚足联裁判教员。
工人出身的国际裁判刘敬礼
大连第四建筑公司司机刘敬礼,1970年参加足球裁判工作。1984年被国际足联批准为国际级足球裁判员。1990年~1998年担任中国足球协会裁判长和观察员等职,培养多名优秀裁判员。曾在马来西亚、阿联酋、卡塔尔、阿曼、泰国、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担任国际赛事裁判执法工作。1981年3月,受中国足协委派到北也门援外一年零三个月。刘敬礼执法国际赛事46场、国内各项足球比赛240多场次,在外派期间,担任裁判工作100多场次,共计裁判执法380多场。刘敬礼多次荣获全国、省、市优秀裁判员称号。
职业联赛第一位金哨奖获得者、国际裁判于敬仁崟
1994年,于敬崟荣获首届全国足球职业联赛最佳裁判“金哨奖”。
王景东自幼接受专业足球训练,1985年由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毕业后,至1997年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任教,期间一直担任裁判工作。1997—2005年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调入八一体工大队担任足球队科研教练。
2006—2007年被中国足协聘任,协助完善中国五人制足球甲级联赛和创办中国沙滩足球联赛。1996年被国际足联批准为首批五人制足球国际级裁判员。1996—2007年担任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和超级联赛裁判员,多次担任国际五人制足球邀请赛、亚洲杯五人制足球赛等国际比赛裁判员。2001年、2005年担任解放军全军足球裁判员培训班教官。2006年率中国国家五人制足球队首次出访欧洲。2007年担任世界警察(21个国家和地区)五人制足球比赛裁判长。2008年担任中国足协全国五人制足球业余联赛培训班教官、全国五人制业余联赛总决赛裁判长、中国国际沙滩足球邀请赛裁判长。曾被评为全军优秀裁判员、全国优秀裁判员,2007年获得中国五人制足球首个“金哨”奖。
国际裁判张雷:2001年考进北京体育大学的足球专业,同时还考上了设立于北体大校内的第一届裁判训练班,大学毕业后正式成为一名裁判员。从2009年开始执法中超,2011年被评为国际级裁判。
国际助理裁判
周万声先后参加了1988、1989、1990年在昆明举办的裁判员培训班,1987年参加了鞍山学习班,1992年参加了北京学习班。 1983年被评为一级裁判员,,987年升为国家级,在1994年和1995年,他两度被核准为国际巡边员。现任中超联赛裁判监督。
国际助理裁判于铎
于铎1986年开始从事足球裁判工作,1998年至今被国际足联批准为足球国际级助理裁判,执法20多场国际比赛和300多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参加了第8、9、10届全运会,并获全国和省、市优秀裁判员称号。
国际助理裁判钟勇:钟勇,男,1972年生于湖南长沙,199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2003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现任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警察训练系副教授,体育教研室主任。1991年开始从事足球裁判工作,1998年获得国家级足球裁判员资格,先后执法中国足球甲A、甲B联赛和中国足球超级联赛。2009年获得足球国际级助理裁判员资格后,执法了韩国——塞内加尔、中国——塞内加尔、中国——博茨瓦纳三场国际级足球比赛。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连籍国家级足球裁判员有:
戴玉山、姜兵、苏君太、刘亚夫、徐连得、金德智、于业昌、程广智、张宗勋、刘根友、李安迪、刘德惠、聂卫东、刘军、李连胜、杨佳宁、王学庆、张正平、李福长、于东、宋祥云、崔择业、张健、郑义军、耿志炜、于波、孙世祥、张瑛玮、王积铭、王政辉、寇建勋等。
女国际裁判张冬青
1990年开始从事裁判工作,被大连足协批准为足球国家二级裁判员
1993年
1996年被中国足协批准为国家级裁判员
1998年----2006年
(9年现役国际裁判员)
1990年从事足球裁判工作,1997年被国际足联批准为国际级裁判员,1971年出生的她,成为当时亚洲最年轻的国际级裁判员,先后担任第十三届、十四届亚运会,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亚洲杯,第一届、二届、三届亚青杯,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二十一届东南亚运动会,第五届、第十二届“阿尔加夫杯”国际比赛,奥运会预选赛及第四届女足世界杯等100多场重要国际赛事裁判工作。并执法国内女足超级联赛、锦标赛、青年联赛、城运会、全运会等280多场裁判工作,连续多年被中国足协评为“全国优秀裁判员”。代表亚足联,亚州女子裁判员参加国际足联、欧足联在瑞士召开的国际裁判工作研讨会。2004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确定为“中国高层次体育人才”。
自1998年开始担任国际足球裁判工作100余场,具体情况如下:
1998年3月参加第五届“阿尔加夫杯”国际女足邀请赛(葡萄牙)
1998年12月参加第十三届“亚运会”(泰国)
1999年11月参加第十二届“亚洲杯”(菲律宾)
2001年8月参加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北京)
2001年9月参加第二十一届“东南亚运动会”(马来西亚)
2001年12月参加第十三届“亚洲杯”(中国台湾)
2002年4月参加第一届“亚青杯”(印度)
2002年10月参加第十四届“亚运会”(韩国)
2003年6月参加第十四届“亚洲杯”(泰国)
2003年9月参加第四届“女足世界杯”(美国)
2003年10月参加欧足联举办的国际裁判研讨会(瑞士)
2004年3月参加“奥运会预选赛”大洋州比赛(斐济)
2004年4月参加“奥运会预选赛”亚洲区比赛(日本)
2004年5月参加“U-19亚青杯”女足比赛(中国无锡)
2004年7月参加日本举办“国际女足对抗赛”(日本)
2005年3月参加第十二届“阿尔加夫杯”国际女足邀请赛(葡萄牙)
2005年6月参加“亚洲锦标赛”(越南)
2005年7月参加韩国举办的亚洲区“四国女足邀请赛”(韩国)
2006年1月参加中国举办的“四国女足锦标赛”(中国广州)
2006年2月参加“U-19亚青杯”小组赛(约旦)
2006年7月参加第十五届“亚洲杯”(澳大利亚)
2006年11月参加“U-19亚青杯”预选赛(马来西亚)
重要赛事:
2003年代表亚洲地区仅有2名裁判员4名助理裁判员,赴美国参加“第四届女足世界杯”,并担任三场主裁判工作:
第一场(开幕式比赛)
第二场小组赛
第三场四分之一半决赛
女子国际级足球助理裁判朱玉红
出身于足球世家的朱玉红,其父朱秉臣是50年代全国公路和足坛劲旅辽宁队的主力队员;其子王亮则是实德队队员;她本人却司职裁判工作:1986年获得国家一级足球裁判员称号,1994年获得国家级足球裁判员证书, 1996年被国际足联批准为国际级足球助理裁判员。字1984年开始执法女足比赛,1995年开始多次执法全国足球联赛及足球超级联赛;1997年12月参加亚洲杯足球赛裁判工作;1998年参加马来西亚足球裁判员学习班;同年参加曼谷第十三届亚运会足球赛执法工作;1999年参加菲律宾亚洲杯足球赛执法工作。
1996年被中国足协授予全国优秀裁判员荣誉称号,1998年被中国足协授予全国最佳裁判员荣誉称号,2000年被中国足协授予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四川赛区优秀裁判员荣誉称号。
女子足球国家级裁判:安琳、秦岭、韩壬叶等
此篇请于敬崟、戴玉山、姜兵、王景东、周万声、于铎、李福长、张正平、于业昌、刘亚夫、苏君太、刘军、张冬青、朱玉红、秦岭等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