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年引进佩莱等瑞典外援的始末

(2006-08-24 20:00:28)

十年了,阔别大连十年之后,大连足球第一批外援之一的瑞典足球运动员佩莱终于再次踏上大连这块土地,重游故土。

中国职业联赛以来,大连足球取得了8次联赛冠军,原因诸多,其中就有得益于走出去请进来的政策。那末当时佩莱、斯文森两位瑞典外援是怎样引进的呢?

1995年初夏的一天,我接到一个传呼,让赶到当时还在山上办公的大连电视台,与瑞典友人磋商足球交流事宜。我和王克民主任一起赶到电视台时,见到了市外办的庄处长,她把瑞典朋友介绍给我们,其中包括任本先生,就这样和任本先生认识了。任本曾当选为大连十大优秀青年,当时在瑞典进修医学。这位医学博士还兼任瑞典王国于默欧市政府中国事务代表(The representativen  of  the  Umeia City Government ,Sweden  BEN  REN Doctor)。他非常想为家乡大连做点贡献,除了促进经济方面的交流外,还打算与大连万达足球队进行互访赛。鉴于当时万达希望能引进外援,我提议除了进行互访赛外,是否可以考虑帮助引进瑞典外援。任本很认真的做了记录,希望进一步就细节进行讨论,让我尽快拿出一个方案。因为当时万达队的后防线守门员韩文海、后卫石磊、柳忠长、赵琳、徐弘、朱晓东、张恩华、孙继海等基本上是国字号班底,所以要求引进的外援主要集中在中前场队员。从80年代后期起,陆续有大连籍队员出国踢球,其中有些队员的合同就让我帮助翻译,他们都很感谢我。其实这对我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了解国外职业队员的合同模式以及程序,以后许多俱乐部都来找我让帮助提供引进外援的文本,我至今还保留着有些译文的原稿,所以第二天就在富丽华大酒店与任本先生草拟了委托他引进瑞典外援的意向书。那时通讯手段很落后,没有现在这样的电脑,就连发的传真费用也是人本先生支付的。就这样主要靠着写信、打电话、发传真等办法,当然期间任本先生也3次往返于大连与于默欧市之间,终于在1123日将5名瑞典外援带到了大连试训。19951123日是啥概念?是当年甲A联赛结束刚4天,19日万达队在广州打完了当年最后一轮比赛,2 1击败了太阳神队,回来后就在市体育场测试这5名外援,其中就看好了佩莱、斯文森以及另外一名大个子前锋。为了在96赛季重新夺回联赛冠军,11262728日在万达大厦28层会议室连续3天召开了市五大班子、新闻媒体和球迷代表三个夺冠献策献计会议,然后根据王健林董事长的意见,让我整理了一个夺冠六条措施,其中就包括加速引进外援一项内容。一个月后,又让佩莱他们3人赶到柳州打国际比赛,结果5 1大胜挪威康斯文格队。他们三人都参加了那比赛,表现出众,这让主教练迟尚斌和全队很高兴,基本就敲定了引进这三名外援。但王健林董事长还不放心,想万达出资,到成都再与四川队打一场比赛,以便亲眼看看。电话与余东风主教练一联系,四川队是很欢迎大连万达队去那里比赛,不仅能拿到出场费,还可以有很火热的球市,但万达集团要多消耗20万元左右。我建议就在大连找铁路队打教学比赛,同样可以达到选人目的,最后王健林董事长同意了这一方案。找当时铁路队主教练黄向东一联系,向东和体育场范场长很支持,做到了事半功倍。王健林董事长也很满意佩莱和斯文森,就这样就算敲定了他们二人加盟万达队。

 96春节前,佩莱和斯文森第三次来到大连,正式加盟万达队,当时安排在万达大厦对面的渤海大酒店暂住。当我把他们两人的所有转会手续传到中国足协,当时负责注册的大连老乡王有民大吃一惊,问道“咋这样便宜?”,至于便宜到啥程度,按照后来引进的外援价码,是没法对比的。那份中英两种文字转会文本,当时只有王健林董事长、刁副经理、翻译小孙和我四人知道。我还一再与足协另一位负责注册的郭辉同志联系,说如果转会手续有啥问题,务必提前告知。郭辉回到说一切都OK了,这总算让人放心了。佩莱到大连后,我和家树请他和斯文森吃饭,五个大男人,只是意思地喝了2小瓶哈尔滨啤酒,因为第二天要训练,便早早地休息了。这让家树很感慨,这就是职业球员的素质。

 

那一年冬季大连万达队在迟尚斌主教练带领下练得很辛苦,一直练到除夕,只休息了初一一天,初二全队又开始训练了。初一那天,我和迟尚斌指导是陪着佩莱和斯文森度过的。初三要练越野跑,以备12分钟体能测试,并到游泳馆游泳。得知这个训练内容后,已经感冒了的佩莱提出自己在下榻的宾馆训练,迟指导同意了他的意见。那一天,司机邹明开着无极变速子弹头面包车,车内有计程表,丈量着体育场到游泳馆的距离,就练守门员教练许建平也跟随球队跑到了坐落在富国街的游泳馆。初四一见面,迟指导就问佩莱:“KUSHILI  WO NOMIMASITAKA?”这一问可把佩莱问得一头雾水。我在一旁笑了,原来迟指导日语太熟练了,他随便就从口中溜达出来一句话,问佩莱吃药了没有?当然佩莱是丈二和尚莫不这头脑了。

春节过后,万达队前往昆明集训,但球队没有翻译的时候,佩莱和斯文森的确很寂寞,于是俱乐部决定招聘英文翻译。有人建议打广告,我和家树策划了一个软性广告,就当时万达俱乐部正在运作的情况发个消息,这样一省费用,二来有人关注万达俱乐部情况,更能吸引读者。家树发挥了他的特长,消息还是他起草的,立即就登载在大连日报上。第二天,就不止一人到俱乐部应试,其中就有刘仁铁。铁子一到俱乐部,拿着他在报刊上发表的几份文章的复印件,还提到了当时在大连晚报当体育记者的巴家伟是朋友,我就笑了,原来此前曾和铁子打过交道,就凭北京二外英文系毕业的高材生,没问题这翻译就是他的了。

关于铁子后来的故事还不少,今天就先写佩莱的几个故事,暂时打住,以后有机会再写佩莱其他的故事和铁子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佩莱重访大连
后一篇:见到了佩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