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网瘾学生,班主任怎么办?

(2008-05-28 20:17:35)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转载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更方便、更精彩。许多家长给学生购置了电脑,让学生到网络上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打破了只限于接受书本知识的局面。而另一方面,却又出现了许多学生上网痴迷成瘾,最后荒废学业,玩物而丧志并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在当今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教育学生面对网络中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特别是如何教育和转变那些上网成瘾的学生,成了新时期班主任必须面对的新问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采取哪些积极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最基本的是--要有三心,时刻留心。

所谓三心是指班主任要具有细心、耐心和爱心。

1、细心。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管理者,既要管又要管,要对整个班集体的每个学生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进行细致观察,悉心教育。这似乎成了保姆,但是应有区别。保姆只是悉心照料身体,而班主任是通过细心教育,指导学生走上正规的人生之路,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调适学生的心理,完善学生的性格,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

我们知道,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意识又表现为行动。上网成瘾的学生无法控制自己的意识。他们满脑子想的就是网络游戏,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进入网吧。这时,细心的班主任可通过中医望、闻、问、切的方法来判断其是否上网成瘾。望,如果长时间的上网,他们双眼干涩,充满血丝,看人时双眼迷成一条缝,脸上呈青色,有黑眼圈,无力等;闻,闻就是闻气味。对于上网成瘾的学生,他们或多或少还是心存怕意的,怕父母知道,怕被老师发现。因此,他们一般会选择在条件很差的黑网吧上网,走出来后身上会带有一股烟味、霉味;问,班主任找他们谈话时,他们一般言语混乱,说话吞吞吐吐,前言不搭后语。班主任还可以从侧面询问班上的同学,调查了解;切,通过以上的望、闻、问,班主任基本上可以把透他们的脉即上网成瘾了。只有先正确判断,然后才能找到病根,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和矫正办法。

2、耐心。班主任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把戒除网瘾学生之瘾当作一项长期的工程来抓。上网学生一旦成瘾,班主任对他们教育一两次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他们只要一有机会,必然会出现反复。如果一旦出现反复,则一切又须重来。假如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稍微没有耐心就会前功尽弃,劳而无获。同时,可能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班主任在做网瘾学生的工作时,他们明明知道自己上网成瘾了,但就是不配合班主任的工作,有时趾高气昂地同你狡辩,有时唇枪舌战之后仍不服输,有时干脆丢一句:不就是上网嘛,有什么值得说的。就再也不说话了,采取冷战的态度。这是对班主任的一种考验。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来应对。一种方法是,你可以明确地告诉他,班主任是不会放弃的。这是感化式教育的前奏。另一种方法是,采取冷却式教育。这两种方法,要因人而异,有时也可以合二为一。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求班主任对他们时时留心,耐心地教育。

3、爱心。对上网成瘾的学生而言,他们最大的共同特征就是沉缅于虚拟世界。在现实世界中,他们比较孤独,很少有成就感,尤其是对来自离异家庭的学生更没有家庭的温馨可言,缺少与同龄孩子一样的父母的疼爱。加上他们的学业成绩一般不太理想,孤独的、被忽视的现实世界迫使他们一走进虚拟世界之后就不能自拔。因为这里有无穷的虚拟财富,有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的斗胜斗勇的成就感,有一种现实世界无法比拟的感官刺激。这所有的一切恰好迎合了中学生的好奇、好胜以及成就感,正如某一上网成瘾学生在心理说明书中所写的:网络游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游戏人物的可塑性与创造性。人可以在其中打怪升级,制物赚钱。这是另一种不同的人生。你会在其中为一点点东西而奋斗不休,同时,这就要求你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堆砌游戏中的人物。为了那高人一等的成就感,我便不惜牺牲所有的学习时间来玩……”

既然问题出在这里,那么班主任就应多花时间,多想办法,在班级中开展多种有益、有趣的活动,使之融入到各种活动中去,有事可做,转移注意力。他们有点点小成绩、小进步,班主任都应该及时鼓励。某生上网打游戏成瘾,我多次耐心地教育,要求他在上网时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让他来当小老师,替同学排忧解难,使之获得成就感,让他慢慢地从上网玩游戏到上网查资料,有效地利用网络。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班主任对网瘾学生应少一点冷落多一些尊重,少一点歧视多一些理解,少一点排挤多一些关爱,为整个班级的师生之间构建一个平等的沟通交流平台,让班级充满爱心,让师生充满亲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