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中答辩降低了学位论文的价值

(2013-07-06 11:09:31)
分类: 闲言碎语

本文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3年6月4日1版。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17545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研究生答辩季节,宣传栏里贴满了硕士、博士答辩通知,再看看手上一份份粗制滥造的学位论文,惊叹学位论文正在急速贬值,整体可参考性迅速降低。全国每年有百万学位论文产生,全部收藏到国家图书馆,从目前学位论文的学术参考价值来看,很大一部分应该直接丢到垃圾堆去,国家图书馆这种收藏的意义也在消失。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在规定的较短时间内集中答辩是造成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

  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纷纷给研究生提交论文和进行答辩设定了最后期限,超过这一最后期限就要延迟半年,而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没有一个研究生愿意延迟半年把论文写得漂亮一些,多数研究生匆匆忙忙完成学位论文,因而粗制滥造不可避免。

  记得不到十年前,我们并不要求集中答辩,什么时候都可以提交论文,什么时候都可以答辩,这样研究生可以从容地写,导师可以从容地改,答辩可以从容地进行,学位论文自然可以写得好些。而现在,高校和研究所一般要求5月前提交论文,不管研究生数量,答辩集中在一个月内全部完成,这样整齐划一的安排无视不同学科、不同课题、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这样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类似工业生产线制造的不合格产品。其实,中国研究生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另一个代表,而中国制造曾经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现在中国工业界正在努力改变“中国制造”所包含的不良形象,但教育界却在步工业界的后尘,大批量地制造不合格学位论文。

  按道理讲,教育领域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是最容易出思想的的地方,其思想应该超前社会发展,引领社会进步,而我们的教育部门却反其道行之,该坚守的制度被随意废除,而该改革的制度却被顽固坚持,致使教育发展全面落后于社会发展,甚至成为社会发展的软肋。并非言过其实,一个中国人只要能够上得了大学,从小到大都是在一条学位生产线上移动,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只不过是不同的工段而已,他/她得不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和创造力培养,最终是工业部门的鸡肋,不用吧,缺人,用吧,合格者寥寥无几。

  学位论文应该满足数据翔实、结论可靠、写作规范的基本要求,才能对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价值,这样就要求论文经得起仔细阅读。现状是,不管研究内容优劣如何,学位论文的普遍现象是错别字多、图表引用张冠李戴、结论牵强,这样论文可读性差、结论是似是而非,读后让人困惑更多,因此参考价值就低。

  为了提高学位论文的可读性和学术价值,除了选题外,认真撰写是重要环节。如果不要求集中答辩,学生认真写,导师有足够时间修改,是可以阻止论文学术价值进一步丧失的。因此,强烈呼吁,教育主管部门放弃集中答辩这种只是便于简单管理的懒人思维,恢复原来的好制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