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渐消失的十大称谓

(2009-12-02 20:35:04)
标签:

电驴子

棉猴

称谓

洋灰

戏匣子

杂谈

分类: 心情随笔

 

岁月变迁,人事消消磨。许多事物虽然还保持着本来面目,但称谓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些称谓代表了一个时代人们的认知,也包含了那一代人的快乐和悲伤。今天重新提起,我想一定会让经历过的人发出真心的微笑的。

一、洋灰。洋灰是建筑的必须的材料,它可以和水石子沙子按一定的比例搅拌成混凝土,说到这大家可能都笑了。其实,洋灰就是水泥。

二、电驴子。我小时候,一听到电驴子的声音就会跑出去看。骑电驴子代表了一种职业——邮递员。现在,电驴子还很普及,不过人们都把它叫“摩托车”。

三、棉猴。那天我问四岁的女儿,棉猴是什么。她大声回答我说,是用棉花作的玩具。我笑得更大声。棉猴是那种带帽子的棉大衣。

四、娘。我一直称母亲为娘,平时我也鼓励女儿叫她母亲“娘”。她娘总嫌难听。其实“娘”是对母亲的尊敬的称呼,娘为良女。如果叫妈,就差多了“女马”明显为子女受苦受累还不讨好。

五、芫荽。小时候,母亲做汤的时候经常放一点芫荽末儿,便有了一种特殊的香味,等我到了城市以后虽然还是那种菜,可是称谓却改了叫“香菜”。

六、爷爷。爷爷在现代人听来,是称呼父亲的父亲。但在过去的农村还可以称呼太阳,每当冬天天气晴朗的时候,老人都会说,出去晒爷爷吧暖和暖和。

七、匣子。我小时侯,娱乐生活十分单调,最喜欢就是听匣子。匣子有的地方叫戏匣子,现在普通人家都没有这种东西了,主要都是车上装备。过去结婚的重要条件“三转一响”就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戏匣子。匣子,其实就是收音机。

八、靴头。一到冬天,农村的大人小孩都会穿上靴头子,就是家作的棉鞋。最近几年,我即使到了冬天也用不着穿靴头了,因为暖冬现象啊。

九、洋火。过去做饭照明都靠洋火引燃,因为那种是从外国引进的,代替的中国传统的火石。现在都叫火柴了。不过好象用的人也不多了,都用打火机了。

十、搞瞎扒。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事物有许多称谓,七十年代叫搞破鞋,八十年代叫乱搞男女关系,九十年代非法同居,现在叫劈腿,其实就是一个事“通奸”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副对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