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错殴“人贩”,正能量的剧情不完美

(2015-06-16 15:09:49)

     “宜宾咸熙街刚刚有人抢抱娃儿,太恐怖了,幸好发现及时,才把娃儿夺了回来!家长们请看好自家孩子!”一则关于14日晚,宜宾城区咸熙街“人贩子抢夺孩子”的事件,在宜宾街头和网络盛传。消息一出瞬间引起市民关注,大家纷纷奔走相告,相互转载提醒。随后,剧情反转!经宜宾警方调查核实,被打的“人贩子”,原来是孩子的姑妈。(6月16日《华西都市报》)
       孩子当街哭闹,同行女子言语含糊,市民围堵抢娃,“人贩子”被打……这样一出人间正剧,却原来是场人间悲剧。不过,由此可以总结和反思的事情,至少,可以有两点。
       其一,必须赞扬市民的警惕性和正能量。孩子当街哭闹,同行女子言语含糊,换谁都会疑窦丛生,怀疑此人是人贩子。让我们痛心的是,以往在很多诸如此类的事件中,行人都是过客或者看客,有的冷漠旁观,有的默默走过,结果,让坏人得逞。再看这件事,市民见到此事可疑,就迅速围堵,抢夺孩子,分秒必争,毫不退让,不给“坏人”任何机会,真的很令人感动和点赞。
       其二,在“解救”孩子的过程中,一些市民的举动显然失当。不要说被人们怀疑的“人贩子”是孩子的姑妈,即使真的是人贩子,也只能围堵,不能殴打。正确的做法是,报警或者将其控制,交给警方处理。不管怎么说,在法治社会,对待任何人和事,都不能以违法行为报复违法,以犯罪行为惩治犯罪。
       宜宾市民围堵人贩子的这个剧是正剧,然而,一则以喜,一则以忧,遗憾的是,一是把孩子的姑妈疑作人贩子,把好人当成了坏人,有点不分青红皂白;二是把人家打伤了,打得鼻梁粉碎性骨折,即使对待罪犯也不能暴力。可见,这个本来充满正能量的剧情,因为法制观念的缺憾,也不完美。

 

http://news.sina.com.cn/s/p/2015-06-16/083831955416.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