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蓝”缘何如此令人少见多爱?

(2015-06-14 07:37:07)
       从上周五开始,雨后初霁,蓝天白云,万里晴空,北方一些城市有点儿闹——热闹,疯了似的,尤其是北京。微博微信群里,大家比赛着晒图,晒有蓝天的图,然后,又纷纷点赞、八卦、留言,盛赞此乃“北京蓝”“极品蓝”。
       据网媒报道,周六,“北京蓝”引发大量摄影发烧友和游客跑去景山拍照……工作人员表示,当天的入园人数相当于黄金周的水平。万春亭挤满了人和三脚架,连台阶、过道都没放过。一位老职工回忆,万春亭上一次有这么多人,还是2008年奥运开幕看礼花的时候!
       因为奢望,看天成为盛事,成为最大的新闻热点,可见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美好环境的迷恋和向往。有的说,几日蓝天就成这样,真不知该说什么好。有的说,这比过年难多了。年能年年过。这天……有的还说,因为稀少,才显珍贵,也显北京人的可怜。还有的说,失去了才知道珍贵,再来会加倍珍惜。
       区区两三个蓝天,它因何而至?又因何被捧,如此令人少见多爱?
       应该说,北京蓝天成为不速之客,令人惊喜、追逐、爱恋,是偶然也是必然,是综合作用的产品。其一,是政府加力治理的结果。对于“十面霾伏”的北京,北京及周边领导人都和中央立了军令状,媒体放言“治不好提头来见”,并连续出台配套政策,开展治理行动,可见决心之大,力度之强。其二,据“德林社”报道,大烟囱因为经济不好不能马力全开,“小烟囱”路上跑的汽车日均产量同比增速下滑已经到-15%,5月全国发电量日均产量同比增速已经降为零,蓝天是经济低迷的伴生品。其三,当然还得天作法,几场大雨一场风,人努力,天帮忙,这天想不蓝都不成。
       那么,它又因何被捧呢?原因至少有三。第一,物以稀为贵,因为少见所以多爱。第二,失去了的,才加倍珍贵。第三,人们从来没有这么彻悟,蓝天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健康,如此需要和重要,像阳光空气和水,也像爱侣,生死不离,难舍须臾!
       如果说,暴风雨之后城市内涝导致的“到城市去看海”,是讽刺戏谑,潜藏着一种对管理者的不满,那么雨后初霁到景山(这里是看北京的制高点)去看天,则既有对城市管理者的期许,也有对自身的反省。许多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自己不摔一个跟头,对于别人小心摔跤的告诫,不能珍视和珍惜。可见,共识往往由教训生成,只是这样的成本太大了。
       相对于“APC蓝”主要靠禁令而生成,“北京蓝”虽然是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毕竟有了更多的“人努力”,有你有我有他更多平民的小善而为,而且通过这次“北京蓝”的闪现,人们对“北京蓝”的少见多爱,相信可以成为我们改变自己的契机,激发更多善作为,正能量,且不会是弥留之喜,而是一种常态化的回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