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度医疗也是“谋财害命”

(2015-03-07 15:09:49)

  “广东某医院的一个心脏导管大夫为病人做冠状动脉照影,本来问题不大,但是最后给放了五个支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6日下午在广东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痛批当前一些公立医院医生不讲医德、违规创收的行为。(3月6日新华社)
       钟南山所批评的现象,在全国各地都存在,不仅具有普通性,而且成为明规则。比如患者感冒,查一个血项、开点药就行,但很多医生却让做胸透、拍片子、输液,几块十几钱就治好的病,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更骇人的是,有家医院竟收费2万元!最典型的例子是治过敏,河南一位医生只开4片扑尔敏,四分钱就治愈,但一些医生却开一堆新药贵药,动辄几十元上百元。
       这样奇葩的例子还很多,据某医院内部人士爆料,有病人便秘,医生开泻药,吃的腹泻了又开止泻药,更要命的是泻药没停又吃上止泻药;还有的药一药两名或多名,医生只顾埋头开方,绝不抬头看药,结果一起下到医嘱里……这样的医生“坐堂”,岂不是活活要把好人弄病,病人弄残?
       发生上述行为,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体制,就是我国公立医院的市场化体制,医护人员的收入80%以上是靠医院创收。这样的体制必然导致一些公立医院过度追求利润,跟开超市一样,不断增加连锁机构;一些公立医院院长之间互相攀比营业额,而不是比发展了什么新技术;彼此以创收高低论英雄,而不是看攻克了什么疑难杂症。
       “当公立医院对医生的激励来自对病人的收益,当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纯粹变成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那么这种市场化导向必然会对医德形成挑战,一些乱开药、乱检查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钟南山说。
       靠卖药创收必然导致医院的逐利行为,也必然导致过度医疗,最终必然导致医德缺失或沦丧。这是一个传导效应,一个质变链环,现在的医患纠纷如此之多,其中很大原因与此有关。如果说一味逐利是市场行径,那么过度医疗就是谋财害命。开头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以下的这个调查也可以佐证。
       前不久一条被传疯了的微信说,1976年哥伦比亚的堡高塔市的医生罢工52天,出现了一个被称为“不寻常的副作用”:就是当地死亡率下降了35%。同年,在美国洛杉矶,当医生对医疗事故保险涨价不满而罢工示威时,全市病人死亡率下降了18%。1973年,以色列全国医生大罢工,为期长达一个月,根据耶路撒冷埋葬协会的统计指出,该月的全国死亡人数下降了50%……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不合理用药就过度医疗,而不是疾病本身。还有三分之一死于医源性事故。你看,三分之一是被药死的,三分之一是治死的。多可怕!
  纵上所述,要缓解看病贵看病难、构建良好医患关系,杜绝过度医疗,公立医院就必须回归公益性,由政府承担医护人员的工资,关键是切断医务人员收入与患者就医费用之间的市场关系,培养医德,建立互信。


http://news.sina.com.cn/c/2015-03-06/231731577875.shtml
http://news.hnr.cn/dj/201402/t20140207_82348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