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节日复兴需提振民族的精气神儿

(2014-12-26 08:54:18)

  圣诞节又至,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氛围,开始了一场以年轻人和孩子为主体的集体狂欢。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对1837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5.1%的受访者认为应重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
       一个平安夜加一个圣诞节,在一些老人看来心如止水一样平静得和往日没什么两样的日子,能够让年轻人和孩子们狂欢,让媒体大惊小怪,我以为,确有反思,至少有借鉴的必要。
       洋节为什么受年轻人和孩子们欢迎?我想有多种原因:首先是洋节新鲜,这符合人们的猎奇心理,新鲜才刺激,才有吸引力;其次是浪漫,就好像中国人见面作揖他们拥抱,更能畅快表达感情;第三是聚餐,对于吃货们而言,有机会要吃,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吃,能大快朵颐当然最好不过;第四是好玩儿,这契合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的心理,就是想酣畅淋漓的玩儿,毫无疑问,如今青年人就业工作压力山大,孩子们更是课业负担沉重,借机轻松一下也有处心积虑的“预谋”。
       当然,洋节之所以受宠,也和商家当作噱头反复炒作、一些学校或幼儿园大肆渲染、一些洋节通过各种媒体不断渗透的结果。其实,在我看来,洋节就是在我们传统的饮食中增加的一种调料,增添了一种味道。就像吃惯了面条水饺换一换口味,去吃一顿肯德基麦当劳。而说到底,麦当劳肯德基肯定干不过中国水饺面条,就因为后者是主餐,它只不过是打牙祭。
       与洋节相比,对我们的传统节日不要妄自菲薄。我们有一个春节,从除夕开始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绵延半月之久,不仅是全民节日,而且內涵丰富,可以燃花放炮,写福书联,张灯结彩,走亲访友,穿新衣吃美食,逛庙会赏花灯。不管是时间,抑或是内容,任何洋节都只能望其项背。此外,经过近几年的培育,我国的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国庆节,不仅成了规模,而且很具内涵。当然,我们传承并不排外,传统节日复兴,可以借鉴洋节的一些思路与做法,提升品质,增加吸引力和凝聚力,提振民族的精气神儿。
       我们民族的精气神儿在哪儿?在于诗书底蕴,在于节俭文明,在于娱乐健康,在于热闹互动。就像洋节在中国新鲜一样,我们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外国人也新鲜,而且借着改开促成双向传输,洋节走入国门,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在一些国家落地生根,比如春节,就风靡亚州多国,也开始或已成为“西洋景”。
       国之昌盛,在于佳节日兴。洋节走热并不意味着传统节日失宠,它只不过迎合了一些年轻人的“文化要多元,节日也应多元”,“希望天天过节”的心理,有了钱就想热闹欢愉,消费了再消费,一道风景之后接着又看另一道风景。

(刊于中国文明网)

http://www.wenming.cn/wmpl_pd/yczl/201412/t20141226_2370507.shtml

http://wenming.cn/wxys/zixun/201412/t20141225_2368174.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