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标语最“狠”不如制度最“硬”

(2014-08-06 07:10:14)

      “亲爱的工友们:在外打工,注意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别人睡你媳妇,打你孩子,花你的抚恤金!打工安全,为你自己。”前日,这段颇具个性的安全教育标语引发了微博网友们热转,它被大家称为史上最“狠”安全教育广告。南都记者调查发现,这块安全教育标语的告示牌就位于罗湖区笋岗路和红岭路路口的地铁九号线工地门口。(8月5日《南方都市报》)
       自打这条史上最“狠”标语出笼以来,引发了争议,有人认为它话太糙,有损务工人员尊严;但多数网友都给了正面的评价:有创意、实在、通俗易懂、直击人心窝子。网友郭献强称,说得很到位。宣传就得这样,简单、直接,直刺要害!“那是一夜的雪”给了超高的评价:秒杀一切安全口号!
       我国是标语大国,自古至今,包括孔孟之道在内,尤其是《论语》,因为简短精辟,都是很实用的标语口号,所不同的,有的印在纸上,有的写在墙上;有的生动幽默,有的一针见血;有的文绉绉,有的直通通。但不管怎么说,我觉得,一条最直接的衡量标准,不在于它是警句名言,还是民间俗语,就看它说得在不在理,管不管用,有没有效。
       即一这条标语为例,它之所以口口流传,就在于话糙理不糙,简语胜千言,一句顶万句,又是广告又有疗效。从工人们的反馈意见来看,都觉得这样的标语更容易让人接受;这条标语竖立几个月来,对于工人的安全警示作用有提升,安全意识也有促进。不妨说,在安全标语的警示效果上,温语箴言,不如呛耳俗语!
       当然,标语口号即使再给力,被称为史上最“狠”,也赶不上心头的那根弦,制度的那道堤。倘若像昆山中荣公司一样,安全生产形同虚设,面对检查只是公关,即便职工心头警钟长鸣,耳边口号山响,也一样会整天提心吊胆。一句话,标语最“狠”不如制度最“硬”,治大国如烹小鲜,但不能仅靠标语口号。

 

http://s11/mw690/001zWD8Vzy6L1ttCuNk2a&690

http://life.gmw.cn/2014-08/05/content_12357153.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