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谢灵写给校长朱崇实的公开信在网上热传。在这封写于去年、最近被传上网的信中,谢灵指责教工餐厅饭菜差,而校长出现时服务员马上端出丰盛菜肴,炮轰校长接受溜须拍马和侵犯教工权益的做法。对此,朱崇实称说法不实。他同时表示,已有人举报谢灵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学校相关机构正在调查。(7月9日《京华时报》)
副教授批评校长“就餐特权”的公开信甫一公开,校长就急忙宣布正在调查举报者的“学术不端”,这件事情怎么看都透着“急‘攻’近利”的怪诞,举报信刚热传,就打击报复,以攻为守,给人小鞋穿,未免过于冲动,显得没什么内涵,至少时机上的选择显得很着急,有转移视线之嫌。
要说,举报信中所说的事实,不就是“校长朱崇实出现时,服务员马上端来丰盛的菜肴”,搞了那么点特权?这里当然有食堂经营者“前踞后恭”的奴才嘴脸,但充其量也就是说校长对食堂管理不善,似乎没啥大不了的。
其实不尽然。之所以让校长大动肝火,进而大动“干戈”,比如调查谢副教授的“学术不端”,还是因为谢“并指责校长朱崇实把老师当成农民工,论文指标化、职称名利化、教学标准化、急功近利、鼓励学术腐败等”。在校长眼里,这与其说是仗义执言,不如说是故意发难,难怪瞬间没了斯文,动用学校公器调查,有点歇斯底里。
不过,校长朱崇实有没有因公务上的过失所获之“公罪”,比如侵犯教工权益,比如学术腐败,显然不能由他自己说了算,当下迫切需要类似于巡视组一类的机构入校调查,给予公断。而对于谢灵副教授的“学术不端”指责,也不能自说自话,自定自断。
退一步说,谢灵副教授纵然“学术不端”,对于她本人,也属私德乏善;而具体到学校,横看竖看,都有失察之责。但是若经过调查,证明人家“学术很端”呢?估计会更加证明学校不咋地,至少轻信了谗言。再说,由校长朱崇实治下的部门来调查,在人们的眼里,已经没有了公信,属于弄权。除非你的调查结论宣告谢灵副教授无“罪”。
话说到这儿,已经可以结论,不管结果怎样,朱校长已经失算。从行政权力上,尽管其占据了优势,而在民意上,则基本“崩盘”。这其实已经确证,他这虚晃的一枪,是在“反攻倒算”,所以气场先丢了大半。至于结局,不知是否会强过对于被新华社记者实名举报后,明确表示“不排除使用法律手段”的华润集团的宋林董事长?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4-07/09/content_104088.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