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北大附中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因北京连续雾霾,先是初中部停课一天,随后被海淀区教委要求复课(2月25日新京报);接着是初中部26日继续停课(2月26日新华网)。
问题似乎有点严重了。如果说第一次停课是因为雾霾遭遇橙色预警,先斩后奏还情有可原,那么这一次,就有点“较劲”了。
不能否认,主要的推手或者说罪魁,是这次持续了将近一周的北京重污染天气。
15%的国土污染,20多个城市重污染,遭遇“围城”的北京首次启动了橙色预警。
于是,北大附中初中部放假了。社会反响不错。
于是,海淀区教委不乐意了:要求学校复课。
可是,学校转天继续放假。这让海淀区教委很没面子,有点尴尬,或者说下不来台。
海淀教委的做法错了吗?没错。学校擅自放假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倘令出不行,大家群起效仿,岂不无政府主义,乱了套?督促复课是题中应有之义,合情合理合规。
北大附中错了吗?也没错。为了学生身体健康,为了霾天节能减排,为了不给交通添堵,这也是帮政府分忧。而且,北京市教委规定,遇红色预警的重污染天气,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面停课,橙色预警天气停止户外运动。虽然差了那么一级,也是顾全大局啊!
好在暂时还没听说海淀区教委对这事如何严肃处理;好在北大附中压根也不是全部停课,只是针对升学压力相对较小的初中部,但停课没放羊,实行了有准备的网络教学;好在北京27日终于风轻云淡,阴霾散去。结果并不严重。
这件事情到此可以翻篇了,但思索却不能停止。
第一,重污染天气或者说橙色预警天气条件下,学校能不能放假?我以为是可以的,北大附中初中部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减负。何况,一年365天,两个寒暑假都可以敞开了放,遭遇重度污染天气为什么不能放呢?如果说红色预警情况下必须放假,那么橙色预警条件下可放可不放,学校对此应该有一定的自主权。
第二,对于自主放假这样的事情,具体实施学校至少应该报备教育主管部门,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主放假虽然事出有因,但也不能太过随意。
总之,面对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需要共同应对,形成默契:教育主管部门应摒弃应试教育思维,网开一面;学校也不能做叛道者,自主过度。
顺便说一句,霾天遭遇橙色预警,那些能够网上办公的企业或部门,能歇还是歇了吧。
http://www.pzh.gov.cn/news/2014/02/165459.html
http://learning.sohu.com/20140226/n395702992.shtml
http://pinglun.eastday.com/p/20140227/u1a7952050.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