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而优为什么变成了学而忧

(2014-02-18 09:42:27)

     硕士毕业,却在人才市场上处处碰壁,无奈之下只能暂时屈就按摩师的职业,拿着不如保姆的低薪;小学五年级没毕业,反而成了企业争抢的香饽饽,用挑剔的目光一年换一份新工作……春节过后,一场寒潮突袭珠海,人才市场同样异常寒冷,招聘岗位多过应聘者的场面已成为各类招聘会的常态。(2月17日南方都市报)
    但同时有调查表明,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一方面是用工荒,一方面是就业难;这边是高学历没市场,那边是低文化很吃香……这个现实真的很纠结,也的确很讽刺。纠结的是,读书的节奏总也踏不准就业的旋律;讽刺的是,四年寒窗苦功,不如父老打工。
    一句话,一些大学生何时成了弃儿,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学而优为什么变成了学而忧?
    思来想去,一个重要的症结就是“错位”。
    首先是就业的观念错位。很多人片面的认为,要想拿高薪,攀高枝,必须拼学历、拼证书、学而博、学而优,毕业后只能进国企、当白领、做公务员,否则就是掉价没面子。这是观念的错位。其实,面子往往无关里子,行行出状元,事事有作为,比如现在技工吃香,甚至月入过万,有些人还是骨子里瞧不起不屑为。
    其次是学科的设置错位。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当然有就业观的问题,但是更根本的是,高等院校的学科设置脱离社会,远离市场。也就是说,奇货可居的正牌大学往往只醉心于收钱自招,关门办学,市场需要的人才大学不生产,不需要的人才却源源不断地走下生产线。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一些刚刚拿到大学文凭的学子,为了找到一个高新的岗位,不得不到中专大专或技校“回炉”再造。
    再就是个人的设计错位。一般人的想法,是给自己设立一个坐标,而这个坐标因为个人或环境等因素,在长达四年或者六年的求学期间常常发生位移或者偏离。比如他们秉承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死读书、读死书,从不作任何能力上的建设,以为学而优便可以做而优,实际却眼高手低,奢望扫天下却不会扫一屋。
    错位容易导致错乱,不仅仅是思想的错乱、就业的错乱、也容易导致人生价值乃至社会价值的错乱。 
    错位了怎么办?就需要换位,把自己从错误的轨道纠正过来。这当然是一个国家工程,除了教育部门应该调整战略,学校也要适应市场,大学生自我更应放低身架,从观念和设计上转变。不然,学而优就真的变成学而忧,一种社会平衡或公平就会被打破,新的读书无用论也会卷土重来,荼毒社会,侵淫心灵,最终颠覆读书的社会价值。

http://news.sina.com.cn/s/2014-02-17/073329487845.shtml?sinatracker=tao123_inde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