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哀贾母

(2010-10-22 19:43:03)
在那个“鲜花著锦,烈火烹油”的“诗礼簪缨之族”荣国府里,“老祖宗”贾母是说一不二的主子。她的统治地位的确立,当然是随着“天字出头夫为大”的老头子撒手一去之后,才“唯此为大”的。
作为“一把手”的贾母,自然是出则车辇相随,行则仆从如云,威仪赫赫的。这是她的富贵,也是她的悲哀。其最可悲哀处,则在于一个“哄”字。翻翻《红楼梦》,这类“哄”的把戏处处可见,且在不同人的手里又有不同的哄法。奴才哄,主子也哄;客居她家的姑娘哄,嫡亲至爱的儿子也哄。如果说,奴才的哄不过是为了不被“炒鱿鱼”,能混碗饭吃,那么主子的哄,则又各揣心思,各工心计了。
这里不妨摘录几节,以供欣赏。
说起来,宝钗、凤姐、贾政的哄法,倒也只是为了讨贾母喜欢,自然也就明白直露一些。比如在第22回里,作为上宾的薛姑娘薛宝钗,在贾母让她点戏时,按照惯例,先自“推让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出《西游记》”。这戏很对贾母胃口,“贾母自是喜欢”。
轮到凤姐点时,精灵的“凤辣子”且知贾母喜热闹,更喜谑笑科诨,便点了一出《刘二当衣》,“贾母果真更又喜欢”。
那贾政平时虽是个不苟言笑的人物,但这当儿为了母亲的高兴,便依了母亲的意,也猜起谜来。贾母出了个“猴子身轻站树梢”的谜,“贾政已知是荔枝,故意乱猜,罚了许多东西,然后方猜着了……”
此外在其它章节里,还有贾赦、贾琏等人品档次极低的哄,等等。然而就在贾母热闹闹被哄的“升平气象”背后,则“扒灰的扒灰,偷小叔子的偷小叔子”,以至于内奸外盗,典房当地,“一日不如一日”。
要说贾母对自己的被哄,也不是毫无察觉,可惜明白得太晚,措施也不坚决。第46回,当她得知贾赦要讨鸳鸯做妾时,只“气的浑身打战,口内只说:‘我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你们还要来算计!’因见王夫人在旁,便向王夫人道:‘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地里孝顺,暗地里盘算我!’”眼睁睁看着这一群不肖子孙,把一个“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府豁腾得“只剩下一片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贾母之可哀,说到底,还在贾母自己。套用《阿房宫》的一段话就是:“灭贾家者,贾母也,非子孙也……贾母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察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纵观上下5000年之中国历史,闭目深思,端的是这般道理。
原载1988年2月21日《群众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