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泄问题(小品文)
(2010-10-02 21:40:17)有这么一家企业,厂子大厕所小,员工千八百人,便坑只有那么十几个,加上厂里的规章制度严密,凡是上班如厕者必罚,而方便又必须排队,所以排泄一直成为老大难问题。为了减排,职工只能自觉克制,有的少吃,有的少喝,更多的是上班前就提前自我清理门户。但也并不是丝毫没有问题,有人憋功大差,情到内急处,只见一个个原地打转,抓耳挠腮,犹如热锅上的蚂蚁。若遇上肠胃吃坏腹痛腹泻者,便也只能自倒血霉,或索性抱病就医。
万般无奈,有人买来尿不湿;有人预备塑料袋;有人不在乎,宁可挨罚犯纪律;更有不顾脸面者,女的围成一圈,男的找个犄角旮旯,就地解决问题。只是每到夏天,骚味扑鼻,让人难以呼吸。厂长见状大怒道:“憋不住就下岗,我就不信治不住你们!”并再次严肃纪律,喝令严加治理,职工们一个个面面相觑,谁也没了脾气。
于是就有这样一景:下班铃声刚响,便见一个个奔跑如飞,慌慌奔厕所抢坑占地。久而久之,厂里每到全市体育比赛,一个个男女冠军从不旁落,成就了体育强厂的美名,此乃闲话,按下不提。
话说回来,这样天天挤作一团,便也屡生事端,常常有为夺一坑之地而打得头破血流者,无奈还得前去就医。为防争端升级,演变成工伤问题,厂里不得不开会研究排队如厕事宜。
厂办先拿意见,主任兼女工部部长说,这个还用说吗,女士优先,这是国际惯例;人事主任说,不妥,尊老敬老是中华传统美德,凡事都要论资排辈,以工龄长短为宜,老干部优先,这是本市上上下下形成的默契;财务主任说,你那是老黄历了,厕所是纳税人所建,按贡献大小才合情合理,也才合乎时宜;听到这,工会主席不干了,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但可要走民主程序,建议全厂职代会讨论商议;副厂长兼支部书记说,凡事宜简不宜繁,与时俱进吧,何必多此一举,按英文字母排列是最新国际流行方式。见大家如此扯皮,厂长大手一挥,最终定计:别争了,还是老规矩,按姓氏笔画为序。此榜公开,有那姓氏笔画靠后者提出强烈抗议,提议按北京市机动车限行规矩,每周轮换一次。厂长认为有理,表示同意。
然而,解决了如厕排序,并未解决排泄难题。常有人还是等待不及,说面子解决不了内急,仍然推开众人,夺门而去。万般无奈,厂长百思终得一计:每名职工发青花瓷罐一具,既具观赏性,又可当便器,以备不时之需,上级来检查也说得过去,只可惜还得花费银子一大笔,但又别无他计。“可惜可惜,权当给大家发了福利。”厂长这样自言自语。
于是这个工厂从此又风景独具,每到下班时,只见各位饮食男女,手提或怀抱青花瓷器,直奔厕所而去,一时场面十分壮丽。有酒厂厂长前来洽谈生意,见状大喜,并萌生创意,遂高薪请来摄像拍而录之,得一广告在电视台日日播放:广告词曰:好酒不上头,百年二锅头,某厂有奇观,抢购挤破头。这正是:家家饮如意二锅,人人得青花瓷器。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