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精神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研究《奥林匹克宪章》和顾拜旦、萨马兰奇、罗格等人的言论,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即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格言、宗旨、主义、会旗以及理想等都是对奥林匹克精神做出的某一角度和某种程度的说明。
我们提倡奥林匹克精神是在新时期下,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有力支持,在北京成功申办2008奥运会的时候,国人更应该在和谐、人文、团结上下功夫,我们推崇的奥林匹克精神不只在赛场上存在,它同样存在于普通人的生活中。本文的核心点在于如何在推崇奥林匹克精神,怎样通过奥林匹克精神影响和陶冶大学生的品质,以及经过奥林匹克精神的推广影响后,使广大中学更重视体育,并同时把奥林匹克精神与道德品质更好的结合起来,使广大中学懂得体育与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
一、 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学的传播与发展
(一)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内涵
(1)互相理解的态度
长期以来,奥林匹克运动的“欧美中心主义”的历史背景使其表现了更多的欧美价值取向,这在一定阶段制约了奥林匹克运动向全世界的推广和普及,是导致不同宗教信仰、政治态度的国家之间相互导致奥运会的原因。
(2)进取精神
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它是国际奥委会对一切属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们的号召,鼓励他们本着奥林匹克精神奋进。
(3)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体育运动所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所推崇的基本规则。
(4)和谐发展的原则
奥林匹克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原则,即奥林匹克运动通过体育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它增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价值,也丰富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历史使命,其基本表现就是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一再强调的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的紧密结合。[1]
(5)道德规范原则
奥林匹克逐渐形成了涵盖行为规范、道德观念、良心、义务及自豪感等方面的奥林匹克道德规范体系。在奥林匹克优胜者的“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下,全世界的青少年都接受了道德规范的教育,尊重基本公德原则成为全社会人们的基本素养之一。
(二)大学体育文化建设与推崇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意义
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是“普遍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2]这种素质的提高不但包括身体素质的发展、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还应包括体育文化素质的丰富、体育人文精神的发展。进行奥林匹克教育,正是满足大学生对体育的各种需要、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1)奥林匹克精神影响大学生的身心素质;
(2)培养大学生坚强意志的体育精神,即:公平竞争,积极进取,尊重与合作等精神;
(3)开发大学生的人性美追求
奥运会体现出的教育正是体现了体育思想的核心。通过体育了解各运动项目的起源和发展,在观摩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奥林匹克的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它是寓教于乐的,通过体育活动促使大学生获得体育能力及提高审美素质。顾拜旦在其《体育颂》中就高度颂扬了体育的作用,,鼓励人们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中,其目的是使人得到全面发展,成为高尚、公正、自由、坚强、聪明、健美的人,不仅拥有健康的身体和清晰的生命,又具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成为具体的、完善发展的人。
二、奥林匹克精神对大学生的品质影响
奥林匹克主义的内核是体育运动。但它区别于一般体育运动的是它不只限于运动和体能活动,而同时着重从思想和情操上培养青年。[11]
当代大学生处于较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纷繁复杂的客观因素和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且他们的价值观正好处于从易变到定型的关键时期。因此,充分发掘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功能,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和较强的可操作性[3]
(一)精神品质方面
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容“团结、友谊、和平、进步”,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具体体现。它以体育竞赛活动为载体,培养大学生公平竞争、进取拼搏与团结协作等精神。公平竞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这种体育精神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传播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生活中重要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它包含了集体主义观念及拼博进取的精神;
(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方面
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之所以对当代大学生有如此大的感召力,关键在于它唤起了人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奥林匹克运动赛场的竞技是国家民族精神的竞技,在那里,国旗的升起、国歌的奏响,正是健儿们所代表的国家荣誉、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4]
现代奥运会向一切国家、地区和民族开放,它超越了政治、宗教、肤色、种族和语言的限制,成为全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盛会。是培养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方面的大舞台;
(三)人生理想方面
针对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颓废思想,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理想,无疑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同样,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这种理想主义精神,就等于失去了前进的动力,那么,这个社会就可能倒退甚至崩溃。大学生在受到奥林匹克精神的影响下,会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审视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内涵,接受其熏陶和影响。
(四)价值观方面
(1)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
(2)形成坚强意志品质和开拓进取精神。
(3)诚实守信意识的培养。
三、提高大学生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奥林匹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二)普及奥林匹克教育读物
(三)体育教学的完善
(四)开展社会体育和家庭教育
(五)加强社会媒体宣传
(六)推进学校奥林匹克教育
四、小结
奥运理念的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热爱环保,弘扬人文精神和献身科技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在学校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必须突出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主题思想,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体育环保、体育人文和体育科技意识。
在奥林匹克精神的影响下,大学生要学会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性的工作投入到环保宣传、人文培训以及科技攻关的奥运事业中来。总之,深化奥运理念的教育,会给中国社会和青少年学生的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彭永婕 张志伟 韩东晖 人文奥运[M]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3
[2] 张洪潭 辨识素质教育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致力点[J] 体育与科学 2001 (1):57 – 60
[3] 闵健 论校园体育精神的特质与价值向度[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
[4] 马岳良
试论北京奥运会前我国青少年的奥林匹克教育问题[J] 体育与科学,2003,(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