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教师体育意识和行为(一)
(2008-10-07 22:21:02)
标签:
高校教师健康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 |
分类: 交流 |
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引路人,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教师的劳动是艰苦的,是智力与体力的双重支出,他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求具备健康的身体,而体育锻炼的特殊意义就在于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自9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并将其纳入我国现代化系统工程和全面面向21世纪发展的战略规划,对动员和组织国民积极投入各种形式的身体锻炼,为“群众体育”开辟了新的大道。同时我国高校教师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关注,本文将就我国部分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与体育参与意识与行为进行研究。
2.教师的健康状况
近几年来,众多学者和相关部门对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做了调查,结果令人担忧。2002年,胡春媛,周雪军[11]等对赣南师范学院的教师进行了调查显示有89.1%的教师患有各种疾病,其中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占多数。李桂芝等对河北省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2000,2001年度全校220名教师的体检进行分析[9]表明教师的总体健康水平不佳,健康仅占人数的50%。2002年,广东省教工会[2]对全省19所高校8417名教师进行出样调查,显示,健康占10.4%,亚健康占45.55%,前临床状态占20.42%,疾病状态占20.42%,前临床状态属于重度亚健康状态,也就是说广东有68.9%的大学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1999年,吴家琳等[10]对原广州师专,教育学院所有在职教师224人进行了调查显示,教师身体健康的仅占总体人数的55.4%。据统计[1]重庆师范大学教职工高血压率(19.86%)高于1991年全国地三次高血压普查患病率(11.88%),糖尿病患病率(3.69%)高于1994年全国糖尿病抽样调查的患病率(2.51%),脂肪肝的患病率也高。还有很多的人[1]对湖南、浙江、山东等地区的部分高校教师进行了调查,其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部分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非健康状态。
3.影响高校教师健康的原因
刘淑娟[1]的调查表明,影响教师健康的原因是:(1)健康认识的误区,(2)缺乏体育锻炼,(3)沉重的工作压力,(4)不良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胡雪军等[11]认为高校教师身体健康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参与体育锻炼不够。吴家琳等认为,教师身体健康水平日益下降的现状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需重新审视事业与健康的辨证关系,增强体育健身意识,使体育真正的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黄卫军[3]提倡在年轻时,身体健康的时候参与体育活动,有意识的增进体质,是体育活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的、持久的行为,要建立“储存健康”的观念。“年轻时用健康换取年老后的医疗费”忽视健康的储备现象是不可取的。可见体育运动在增进健康的同时能保持健康的体魄。王亚慧[4]对川南十所高校教师体育参与意识与行动的调查中显示出教师的体育参与意识与体育行为代表了其身体状况的关注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各校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彭立群等[6]在对新疆高校维吾尔族教师普遍身体状况良好,主要与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对体育认识较正确。张垦也认为体育能有效的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总之,体育是影响身体素质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