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与激情4
(2022-05-10 15:41:11)前面的对手我们都要超越
向东走,前面出现了一个弹钢琴的黑色雕塑,空阔的草地上,一个造型极简的女子抚弄着键盘,蓝色的地灯照亮了她刚毅的脸庞,刹那间,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在三人的脑海中徐徐响起,勇敢、刚健而浪漫。
一路向东,一座雄伟的大桥耸立在眼前,这就是才建好的未名湖大桥。
王丰对五叔介绍说,未名湖大桥桥梁总长255米,桥南侧连接未名路,接线长约113米,北侧连接花园路,接线长约100米,跨越未名湖水面宽度约220米。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道路延伸段红线宽度50米,主桥横断面宽40米。标准断面宽度为42米 ,采用七跨上承式空腹拱桥。未名桥的建成,对于改善东部生态新城交通条件,沟通未名湖南北两岸、连通站前路、带动东部生态新城区块加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位诗人赞道:
烟笼楼台雾笼娇,未名湖畔柳轻描。七星列坐古蓼地,半岛题诗鸡父谣。连南北,贯城郊。长虹飞架近云霄。新区此处添新景,楚韵吴风七孔桥。
王天放端详许久,说,确实不错,不亚于霍邱的城西湖大桥。
王丰指着未名桥的东南方说:“这就是我要住的未名湖畔安置小区,在站前路与未名路的交叉口。我们去看看吧。”
站在未名湖畔小区西门口红绿灯下,放眼西方,明朗的月光下,好一派热火朝天的大建设的景象啊,虽是沉睡的晚上也能感觉到!
王玉介绍道:
这是明发城市广场,它位于站前路以西、史河路以北、柳林大道以东、南海路未名路以南,总占地面积约463亩,总建筑面积约37.5万平方米,容积率2.0,其中集中商业约5.1万平方米,办公楼约2万平方米,建筑密度27.2%,绿地率35.1%,机动车停车位3004个,非机动车停车位4978个。2021年8月28日,在黄连春总裁等集团领导的带领下,由合肥区域总部区域总裁杜燕女士代表明发集团与叶集区政府正式签约。建成后,将以其品牌实力、规模优势成为叶集区乃至六安市的新兴商业中心,对叶集区及整个六安市的经济发展都将起到推动作用,也将成为叶集区的城市名片,提升叶集区在安徽甚至国内的知名度。
“厉害了,有好多人意向在这里购房。我要不是先安置好了,也在这里购房。”王丰道。
这里是叶集第一小学的新校区。为了消除叶集区只有“二小”没有“一小”的尴尬,再现昔日明强小学的辉煌,区委区政府决定,在皖西路以北、长青路以西、史河路以南,建设一个高标准的叶集第一小学,用地面积约3353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247平方米,容积率0.44,建筑密度14.13%,绿地率35%,机动车停车位18个,非机动车停车位225个。建成后,将与六安城北小学联合办学。
一校的正西边,是叶集四方医院改扩建项目。总用地面积55.3亩,项目分期实施,一期项目建筑面积55175平米,项目投资3.3亿元。项目建成后,能新增医疗床位370张,康养床位480张;并设有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肿瘤治疗中心、创伤中心等四大中心,硬件及功能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二期项目建筑面积为56941平米,项目投资3.27亿元。四方医院改扩建工程,是叶集区2020年重点项目工程,是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全面谋划、积极推动的民生工程。以后,城区的老百姓看病再也不用跑远了。
“噢,这一地块真是黄金地带啊!学在一小,医在四方,住在明发、未名湖畔……”五叔啧啧称叹。
“那是!四方医院的西北角,是著名的广场东苑小区,它紧临未名广场,是与我们这未名湖畔小区同期建设的安置小区。那里比较远,我们就先到未名湖畔小区看看吧。”
一行三人从西门走进未名湖畔安置小区。嗬!好大的一个小区,但见玉笋林立,建筑鳞次栉比,树木森森,小区绿化怡人,高楼巍巍,行人春风拂面。尤其是楼间距、绿化率是惊人的大,这是久在南国的五叔所见所未见的。
王丰介绍说,未名湖畔小区和广场东苑小区都是叶集第二批安置小区,由住宅楼、商业及社区用房、地下室及附属配套等构成,工程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其中末名湖畔安置小区建筑面积为43万平方米,广场东苑安置小区建筑面积为22万平方米,均含商业及社区用房。工程总造价约18亿元。两个小区都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生态型的居住环境和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为目标,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力求提高居住环境质量,让社区更和谐;都注重塑造小区形象特色,营造出“和而不同”的小区内外空间环境,让家园更温馨。
“为了让老百姓住进这温馨的家园,前几年,我们与征迁户亲如一家,创造了‘叶集速度’。”
2017年,为了继续打造新叶集,区委区政府决定实施老店、东部新城(3、4号地块)城中村棚户区项目改造,总拆迁面积14.56万m2,拆迁户数755户。
2017年2月19日,在史河街道召开棚户区改造工作培训会议,正式打响了棚户区改造攻坚战。王丰自然还是指挥部的重要成员,按说,由于上一年度棚户区改造的成功,这次棚户区改造应该顺水顺风才对,但实际上相反,由于上次棚户区改造留下的尾巴和后遗症,导致这次开局困难,一些拆迁户基于想借此大捞一笔的心理或者其他原因,做出了一些有悖于城市建设的事情,如抢建房屋、漫天要价、横生枝节、扭曲标准等。王丰和他的同事听到这些杂七杂八甚至谩骂乱骂的声音,不生气,不气馁,本着“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信念,全心全意开展各种工作:
态度更加恳切。“我们做的越细老百姓就越放心,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了解棚户区改造,是叶集发展的需要,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必要。既然是群众的暖心工程,首先就是要让群众放心。所以我们工作人员都怀着负责任的态度,走进群众家中开展工作。”王丰和他的同事这样说,也这样做。他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精神,忘我工作,表现出了知难而进的勇气、奋勇拼搏的精神和攻坚克难的作风。有时工作到深夜,自觉做到“接受任务不讲条件,遇到问题迎难面上,完不成任务拒绝理由”,体现了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板凳会”时,他们与拆迁户建立起真正的鱼水关系,不!是朋友关系,不不!是家人关系。竭力帮助拆迁户解决在生活中、工作中等遇到的实际困难,不让拆迁户吃亏。一次,有位拆迁户已经签合同了,但看到其他拆迁户仍然执观望态度,于是后悔了,又找到指挥部毁约。王丰和他的同事坚持底线思维,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再次来到这次拆迁户家中,按照“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原则,以心换心帮他算好账,找出漏算的几个板块,多加了赔偿金近万元,让这位拆迁户无话再说。
作风更加顽强。面对征迁矛盾多、压力大等问题,王丰和他的同事勇于担当,端正心态,克服慵懒散、浮托软等心态,拿出精气神,耕好事业田,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深耕细作的勤恳,干出叶集速度,收获群众满意。各分队也紧密结合征迁户实际,把握时间节点,在广泛宣传、精确丈量、登记、公示的基础上,逐户申请复核认证,拟定补偿安置方案。
标杆更加醒目。王丰的家就在万寿路与胜天路交叉口往北第二排房子,2015年刚刚在宅基地掀去了旧房,重建了三层小楼,窗明几净,装潢也精致,更难的是有一个大院子,出入也方便,劳累了大半辈子的父母,对这“别墅”非常满意,以为可以安居余生了。万万没有想到,屁股还没有将它捂热,就要被拆了。更没有想的是,他家前面一家卖菜的老张家,房子旧,面积小,时间老,仅仅因为位于万寿路与胜天路的交叉口,属于门面房,就获赔四五十万,而他家,高屋丽宅,楼顶还有个飞檐戗角的屋脊,但获赔的金额还不如老张家。王丰的父母怎么也想不通,弄不明,直言不想拆,不愿拆,谁拆跟跟谁拼命。王丰急得一个头两个大。一方面,在外工作不为群众理解,另一方面,工作又不为父母理解。他耐心地做父母的思想工作,从国事到家事,从眼前利益到长远利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丰父母头脑中的疙瘩终于解开了一点点,不再阻止王丰的工作了。王丰的标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人民群众看干部,关键看身边的干部。在群众眼中,干部作风好不好,不光是上面的领导如何要求、如何说,更重要的是身边的干部如何办事、如何做。正因为此,王丰的一个正科级同事,家里也拆迁了,但群众举报他房屋面积多算了平方,附属物也多算了一些不存在的东西,区委与指挥部核实后,将这位干部停职。王丰是土生长的副科级,有很多亲戚好友也面临拆迁,他们纷纷请求王丰予以关照,王丰摆摆手说:“你们可不要让我犯错误哦。”
基建更加给力。与棚改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热火朝天地开展工作。城市道路、公共交通、通信、供电、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紧密结合,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特别是作为安置小区的未名湖畔小区、广场东苑小区,充分发挥它们的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创造了叶集高层建筑建设的新速度。王丰有晚饭后散步的习惯,当走到未名湖畔小区时,就发现这个小区几十幢高楼同步崛起,五六天就“起来”一层楼,惊叹地说,当年的“深圳速度”也不过如此了。
漏洞逐惭填补。群众之所以有意见,是因为虽然有一些拆迁户的无私奉献,但也有一些不和谐音,偷建违建时有发生。王丰看到,两年来,区城管局发扬挑最重担子、啃最硬骨头精神,不松懈、不畏惧、不退缩,举全局之力,铁腕治违的不懈努力,全区违建得到有效控制,违建发生率、违建总体量均大幅下降。他们守住征迁工作红线,杜绝踩“雷区”,进“禁区”,同时,设立投诉信箱、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反映的投诉线索及时调查处理,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王丰亲眼看到自家的一个亲戚在夜间偷偷建房,正准备前去劝说,就看到城管局的人前来把这违建的房子捣掉了,直叹城管局一个“快”字。
时间来到2017年6月20日,老店东部新城棚户区改造项目圆满完成征迁算账签字任务,主城区最大规模棚改征迁项目圆满收官。6月21日一早,王丰带着记者到老店东部新城棚改项目全线实地采访,从观山路到万佛村东部,在全长三公里多的征迁范围内,挖掘机的凿墙声、搬运家具的摩的声、捡拾废旧砖块的敲打声,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身影。远远望去,成片的棚户区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少量正在腾空的房屋。
老店东部新城棚改项目的顺利推进,为叶集区新一轮城市建设打开了良好的局面,这个主城区征迁面积最大、涉及群众最多的棚改项目,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征迁,充分体现了叶集人民建设美丽家园的坚定信心。也就是从6月20日起,“叶集速度”这个称呼响彻皖西大地。
2019年6月,安置小区南海嘉苑顺利交房。2020年底,安置小区未名湖畔、广场东苑顺利交房。租房的那些拆迁户们欢天喜地地搬入了新居。两位正搬入新居的中年妇女说:“棚户区改造是好事,虽然心里有点舍不得原来的家,但现在住上了好房子,儿子找媳妇也好找些。”王丰因有他事,准备2022年7月1日乔迁新居。
王玉说:“2018年,区委区政府把加快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城区人居环境的突破口,全年完成棚改4378套,拆迁房屋1038户、29.5万平方米,“叶集速度”惊人。2019年,区委区政府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先后完成4个棚改项目,征迁房屋1465户31万平方米,安置2421人、安置房屋10.98 万平方米。特别是完成了大别山木竹市场、西小河片区棚改征迁,果断处置开发区、京辉老街等历史遗留问题,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解决了一些过去想解决而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干成了一些原来不敢想、看似干不成的事情。”
五叔感叹说:“‘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去马疾如飞,看君战胜归’、‘乱流争迅湍,喷薄如雷风’,叶集的拆迁真是高速前行啊。‘前面的对手我们都要超越’,干大事就要拼速度,拼拆迁速度,拼城建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