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婚恋—爱情与金钱

标签:
婚恋爱情金钱情感 |
分类: 随笔 |
本书简介
此书是一本揭示当代社会婚恋的风气与世相的系列随笔集。作者以幽默风趣、引人入胜的笔调,综述现象,探究本质,找出问题,挖出根源,剥去伪装,戳穿谎言,使其现出本相,让读者对婚恋方面的是非美丑善恶做出自己的判断。文章旁征博引,溯古察今,议论纵横,趣味盎然。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此书不同于那些心灵鸡汤式的“婚恋指南”。作者参考了很多与婚恋有关的学术著作及大量资料,结合古人的婚姻恋爱习俗,以及自己的切身体会与所见所闻,概括地展示了当今中国男女在择偶与恋爱、婚嫁方面的种种现象,以及当代人婚恋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并对种种习以为常的陈腐观念、陈规陋习加以分析与批判。阅读此书,可以对中国人传统与当今的男女婚恋有所了解,知晓今天恋爱婚姻中的陋习俗风其来有自。今人与古人相比,虽然在婚姻观和恋爱方式、婚姻内容,以及物质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性却并没有多大的改变。社会发展了,男女平等了,但人们对权力与金钱的崇拜登峰造极,有些人对恋爱婚姻所持的心态和价值观,反而倒退到连古人都不如的地步。
本书基本包括了男女婚恋所涉及的诸多方面,比如择偶、相亲、恋爱、失恋、单恋、同居、试婚、外遇、离婚、再婚,以及婚姻观、家庭观、夫妻关系,等等。恋爱结婚,并非年轻人的专利,中年离异、晚年丧偶的人,也要寻找感情的寄托,享受家庭的温暖。而既然重觅伴侣,就要重走青春之路,像年轻人那样相亲、恋爱,而后结婚(或是同居)。本书对中老年的婚恋也有所涉及,故面对的读者,不仅是广大青年,而是老少咸宜。因为恋爱婚姻是每个男女都关心的问题。
自
恋爱结婚,是男女必须经历的人生大事,除非他(她)择偶无望,或是个独身主义者。而男女之事,依孔子所言,又是与饮食并存的人之大欲,故男女成年之后,无不心向往之,跃跃欲试,努力寻觅佳偶而身体力行之。
恋爱婚姻,能使男女情感有所寄托、身心得以愉悦、欲望得以满足、生活变得幸福,使当局者恋爱时心醉神迷,激情如火,结婚后如入仙境,其乐融融。如果两人是俊男美女,又会令旁观者心生艳羡,津津乐道,叹自己无此艳福,恨不能仿而效之。然而,恋爱婚姻,也能使男女如陷迷谷,如入歧途,四顾茫然,悔不当初,甚或有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大难临头而不知者,令当局者痛苦彷徨,呻吟挣扎,或是于悲剧结束后凄然谢幕,令旁观者为之叹息,或一洒同情之泪。套用欧里庇得斯的话说:“恋爱婚姻能给男女带来最大的幸福,也能给男女带来最大的灾祸。”
有人说,金钱是一面镜子,能真实地折射出不同的面孔,恋爱婚姻何尝不是。在恋爱婚姻这面镜子前,男男女女的雅与俗、美与丑、善与恶,尽皆展现,即使是再巧于伪装的人,最终也要露出真容。人的性格、品质千差万别,又由于家庭出身、社会地位、人生经历以及所处的时代不同,世间的婚恋故事也千变万化,丰富多彩,书不胜书,以至爱情成了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从古到今,描写爱情与婚姻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多得无法数计;近年来,婚恋方面的学术专著以及“指南”类的手册,也遍地开花。此类文学与非文学著作,为何层出不穷且畅销不衰?大概因为恋爱婚姻是每个男女都关心的问题。
本书既非文学作品,也非学术著作、婚恋指南,而是一本揭示当代社会婚恋的风气与世相的随笔集。“指南”与“揭示”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开出种种妙方良药,声称可以包治百病,又仿佛为学生而写的教材,教读者如此这般,必有收效。后者则综述现象,探究本质,找出问题,挖出根源,剥去伪装,戳穿谎言,使其现出本相,让读者对是非美丑善恶做出自己的判断。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一些与婚恋有关的学术著作及大量资料,结合我的切身体会与所见所闻,概括地展示当今男女在择偶与恋爱、婚嫁方面的种种现象,以及当代人婚恋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并加以分析与批判。我在阅读有关婚恋的古今书籍和资料时惊讶地发现,今人与古人相比,虽然在婚姻观和恋爱方式、婚姻内容,以及物质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性却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故对于古人的婚姻习俗有所介绍,以使读者看到今天恋爱婚姻中的陋习俗风其来有自。社会发展了,男女平等了,但由于传统道德的崩溃,人们对权力与金钱的崇拜登峰造极,有些人对恋爱婚姻所持的心态和价值观,反而倒退到连古人都不如的地步。
本书因篇幅有限,无法反映当代人婚恋的全貌,但也基本包括了男女婚恋所涉及的主要方面,比如择偶、相亲、恋爱、失恋、单恋、同居、试婚、外遇、离婚、再婚,以及婚姻观、家庭观、夫妻关系,等等。恋爱结婚,并非年轻人的专利,中年离异、晚年丧偶的人,也要寻找感情的寄托,享受家庭的温暖,而既然重觅伴侣,就要重走青春之路,像年轻人那样相亲、恋爱,而后结婚(或是同居)。本书对中老年的婚恋也有所涉及,故面对的读者,不仅仅是青年,而是老少咸宜。
本书文章,力求有趣有味,明白晓畅,通俗易懂,读者阁下展卷之时,若不骂我胡说八道,而是夸我言之有理,甚至觉得有所启发,就足以令我沾沾自喜,欣慰无比了。
爱情与金钱
“有钱买不到健康,有钱买不到爱情”一语,被许多人当作真理,传颂多年。细思之,这话不过是如我老人家一类的穷汉之自慰语也。
有钱虽然不能彻底打败死神,使将死之人返老还童,或精神抖擞地参加体育比赛,但却可以享受良好的医疗保健,没病时饮食注重营养滋补,小病得以及时治疗,大病得以转危为安,生命得以延长。与那些小病拖,大病扛,结果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扛到不治的人相比,有钱是否可以买到健康?有钱虽然不能手持爱神之箭,无论爱上哪位美女,只要手起一箭,就能射中她的芳心,但却可以凭富有吸引众多的美女。如果一个有钱的人与一个贫穷的人外貌、人品不相上下,让女人挑选,请问她会选谁?所谓爱情,只有靠相处才有可能产生,一个富有的男人与不富有的男人相比,首先在对女性的选择上占了先机,如果他不但有钱,而且正直善良,才能出众,且颇有情趣,与女人相处时,对她关爱体贴,照顾周到,恐怕只有机器人才不会对他产生爱情。
从“郎才女貌”这简单四个字,可以看出,男人对女人和女人对男人的外貌,注重的程度大不一样。男人只要有两下子,或是会写诗作文,或是会写字画画(按照当今的“主流”价值观,那诗文字画能换到钞票才算本事),别说什么位尊多金啦,就是头顶级别不高的乌纱,或是有些积蓄的小款,无不想找一个美貌娇娃。而女人虽然也希望对象玉树临风,相貌英俊,但如果男人富得冒油,那相貌在中人以下,美女也能迁就。有两下子的男人想找“白富美”,那个“美”字是放在首位的,而女人想找“高富帅”,“高”和“帅”字却往往不会作为硬杠子,“富”字才是核心。相亲之时,女人看才(或财),男人看貌,自古而然。
再看报刊上的征婚启事,男的除了年龄身高之外,就是有无经济实力,有无车房,而女的除了年龄身高之外,则强调自己肤白貌美,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上得厅堂者,能为男人争光长脸,下得厨房者,能操持家务烹调美食让男人吃得舒服也。有人批评说,现在的征婚启事简直就是赤裸裸的财色交易,此语未免过激。应该说,征婚启事反映了男女在择偶时对于外貌的不同要求。男女相亲时,男人大多是在看到女人第一眼时,心里就决定是否与其相处;而女人则是举头听介绍,低头思条件,心里打算盘,觉得男人的外在条件达其要求,才考虑是否将其作为男友。至于事先拟定的外貌身高等条件,可以识外在条件的优越程度适当放宽,原定身高非一米七六以上不嫁,外在条件优越的,一米六六也可,若是个千万、亿万富翁,一米五六也行;原定外貌要如周润发、王力宏的,外在条件太诱人,长得像王宝强、潘长江也被视为宝贝。所谓外在条件,四个字便可概括,即“经济基础”也。
女人对于色相的欲求,其实并非天生比男人低,而是因为在男权社会,男人对权力和金钱的占有,远远超过女性。女性官员或富豪固然也有,但却是少数,而这少数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并非靠自己的才能,而是凭自己的美色或家庭背景发迹的。比如近年报端或网上时有披露的某某小姐被权要看上后成了官员,某女老爹官高权重,让她成了企业家,皆属此例。故对一些除了美貌一无所长的女性而言,只有嫁给官款之类的男人,方可分享男人占有的社会资源,或曰坐享其成。正所谓“男人征服世界,而女人征服男人”。多年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广为流行,不但是一种社会现象的总结,而且代表一些女人的心声。
有人说,美女是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此话虽对女性有些不恭,但却是实话,而这种稀缺的“社会资源”大多被权高财大的男人所占有。古代的皇帝,可以在全国的范围内挑选美女,以充后宫。三国时期吴国的孙皓、晋武帝司马炎,生怕有国色天香漏网,让草民娶了去,不但派出大批狗腿子到各地广选,而且命公卿大臣、地方大员之女,一律送选,选不中方可出嫁。隐瞒不报者,以不敬天子治罪。司马炎先生甚至诏令选美期间,全国暂停婚嫁。一些皇帝老爷,反复在全国选美,后宫美女达数千乃至数万人。经过皇帝老爷的反复搜选,各地官员富豪占有,民间还能剩下多少美女?今天的官员、富商、企业老板,虽然不能像皇帝那样全国选美,但也可在很大范围内挑选佳丽,那有海内外美女报名,成千上万的佳丽参加海选的富豪相亲会,虽然不像皇帝那样派人到全国各地选美,但比皇帝选美的范围更大。别说什么官款之流,即使是一个小公务员、一个有些资财的小老板,都会尽其所能,找个漂亮的老婆。那些东窗事发的贪官,无不一人占有几个、十几个美艳情妇,可以为证。
于崇拜权钱,看重物质被许多女性视为理所当然的今天,没有一份好工作和高收入,没有过人的才能或一定社会地位的男人,要想找一个姿色出众的姑娘为妻,颇不容易。我喜欢看电视相亲节目,因为那是一个社会的窗口,形形色色的男女都在这个窗口里亮相,而当下男女对爱情婚姻的观念,也在这个窗口得以展现。我看某电视相亲节目,大多数工作一般,收入不高,又非富二代或官二代的男人,尽管很高很帅(“高富帅”三字,占了两个),但却被一些美女讽刺挖苦,语极尖酸刻薄,最终被众女全体灭灯,独自黯然退场。而一些相貌一般的男人,只要有好的职业、或开有公司有经济实力,甚至是家族企业的继承人,便有不少美女为他留灯,争相要与他牵手,那终于被选中的,有的甚至过于激动,当场喜极而泣。可见,现实生活中,男女择偶虽不像运动员在赛场上竞技那样令万众瞩目,优劣立现,却也是一个若隐若现的庞大赛场,竞争颇为激烈。而能够体现竞争力者,乃金钱也。
金钱是男女之间的吸铁石、粘合胶,有了它,男女就会相吸相粘;金钱又如氢气,可以使爱情的气球迅速膨胀,飘然升空;金钱之于爱情,就像水之于花朵,没有水,花朵就会枯死。但是,金钱虽然可以催生爱情,却又不是万能的,如果气球是个破的,再往里面打气,它也膨胀不起来;如果花的种子发了霉,别说开花啦,你再浇多少水,施多少肥,它连一瓣绿芽都长不出;一个有钱的男人或女人,浑身上下找不到一点可爱之处,不但无可爱之处,而且可恶可恨,他(她)的金钱,恐怕虽能买到美女或俊男,但却催生不了爱情。
马克思先生有一段话非常精彩,有助于我们择偶时不至于见钱眼花,头脑发昏,他在谈到货币的特性时说:“我是丑的,但是我能给我买到最美的女人。可见,我并不丑。因为丑的作用丑的吓人的力量被货币化为乌有了。我——就我个人特点而言——是个跛子,可是货币使我获得了二十四支脚,可见我并不是跛子。我是一个邪恶的、不诚实的、没有良心的、没有头脑的人,可是货币是受尊敬的人,所以它的持有者也受尊敬。货币是最高的善,所以它的持有者也是善的。”长得丑或跛脚,只是外貌与肢体上的缺点,并不能代表其人品、才能,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诗人拜伦、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都是跛子,但都是天才。谁若是遇上一个邪恶、不诚实、没良心、没头脑的人,只因他有钱,就尊敬之、崇拜之,不顾三七二十一,奋不顾身,纵体入怀,恐怕婚姻不会幸福。别说什么爱情啦,能保证不被欺骗,不被侮辱,不被一脚蹬,就算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