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中学时代:小动物猖獗的宿舍

(2017-02-22 10:18:56)
分类: 历史纪实

2.小动物猖獗的宿舍

 

 学生宿舍在校园的后面,是一栋栋带走廊的平房,已颇陈旧。一个班的宿舍为两间,中无隔墙,面积约四十平方米,通常要住二三十人。在这人均只有一两个平方米的空间,学生当然只能睡双人床。十几张双人床,除靠墙摆放一圈,还要向中间纵向伸出几排,整个宿舍,除了床便不剩多少空间。

 那些双人床,均为木制,已不知使用多少年,有多少人睡过,又很少消毒,故床框的裂缝中与榫卯相接的缝隙,多有臭虫。同学们大多来自农村,衣服很少,且不常换洗,故被窝、身上,不乏虱子。臭虫只是等人躺在床上,才蠢蠢出动,扰人睡眠,虱子则是整日藏在人的衣裤中,叮咬吸血,不舍昼夜,且一遇时机,便要爬到与主人相邻者身上,作逍遥游。因此,即使身上无虱的同学,住进宿舍不久,也会与大家一样,用鲜血在被窝或衣襟饲养起这种色白体圆的小动物。当然,色白的是饿虱,体形干瘪;吸足了血的虱子,则其色黑红,体形滚圆。

 宿舍门前有菜地,屋后有草丛,又离池塘不远,夏季蚊子甚多。一到晚上,这些蚊子便成群而入,其声嗡嗡,隐隐如同高空飞机的引擎声。这些“飞机”,频频俯冲而下,叮咬同学露于被子外的部位,脸庞手脚,均是其攻击的目标。同学们于次日起床,脸上总要多出几个红疙瘩。有一种花蚊子,体色蓝灰有白点,针喙有毒,且不怕光,白天也敢大摇大摆地叮人。人被其叮咬后,皮肤奇痒,且肿起大疱,若被叮到眼部,眼睛能肿得只剩下一条缝。我们称其为“臭蚊子”。那时还没人发明蚊香,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带来蚊帐,张挂于床,以遮挡蚊子的袭击,但多数同学,则买不起这种奢侈品,只有任凭蚊虫肆虐。好在十几岁的孩子,容易入睡,且一睡着便雷打不醒,不会因蚊子的骚扰而失眠。

 同学们戏称宿舍内“上有飞机,下有坦克”,不是夸张。

 除了“飞机”与“坦克”,还有一种小动物,像幽灵般出没,那便是老鼠。同学们由于吃不饱饭,从家里带来大米、炒面、山芋干等物,这些嗅觉灵敏的家伙便闻香而来,且打洞为家。白天学生上课,它们便出洞觅食,毫无顾忌地出入于无人之境。即使学生中午休息,它们也不闲着,不时出没于墙角,溜走于墙根。到了晚上,它们仍不休息,总要于夜深人静之际,闹出一些动静。同学们只有把食物用盆扣在空床板上,方可幸免鼠类窃食。

 学校无浴池,学生到校外洗澡得花钱,澡票虽仅一角,但很多同学舍不得,因为有那一角钱,腹饥时可以到餐馆吃一碗素面,在我们看来,肚子问题要比卫生问题重要得多。同学们衣服很少,有的甚至根本无换洗之衣,一双球鞋,更是累月不换,而且晚上多不洗脚,以致汗臭、脚臭、屁臭弥漫宿舍。俗话说:“久处厕间而不知其臭”,宿舍毕竟比厕间的气味好得多,故同学们皆不以为意。

 学校对我们宿舍的不卫生状况,也有所闻,并采取过一些措施,比如令学生把铺盖卷起,堆在一处,把床抬到室外,用开水烫臭虫;或用石灰拌上“六六六”(一种杀虫药),撒在墙角与地上,以防老鼠。学校无浴池,到校外洗澡要花钱,男同学又怕洗衣服,故不到脏得不像话,绝不沐浴更衣。于是老师便让女生发扬团结友爱精神,帮男生洗衣,以促我们勤换衣服。这些措施,的确起到一些效果,但对于夏日的蚊虫,我们却一直束手无策。

 同学们来自四乡八镇,性格各异,冲突难免。人一多,行动也就难以统一,早晨有人赖在床上,迟迟不起;晚上熄灯后,又有人胡吹乱侃,迟迟不睡。一些懒惰的人,值日时敷衍了事,甚至不履行职责。于是老师在寝室实行室长负责制,室长由大家推选,除负责催促起床、监督就寝、督促值日生搞好卫生,寝室发生吵嘴打架等事,都要出面调处。

 同学朱某,年龄最长,来自偏远农村,忠厚老实,在家乡读书时就已参加田间劳动,养成早起晚睡的习惯,不但勤劳,且能吃苦,被大家一致推选为室长。朱同学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了一室之长的作用,寝室的秩序也变得井然有序。后来朱同学被选为班长,室长才另换他人。我也被老师指定为“室长”,原因是我常睡懒觉,当了室长,便要以身作则,早早起床,喊醒大家。不过任职时间很短,因为我当了室长依然故我,并不能改变以往的习惯,不久便被老师撤职。

 然而,尽管是朱同学那样的好室长,也只能管得了清醒的同学,而管不了处于半睡眠状态的人。

 有一天,早晨开饭前,值日生去拿菜桶,发现其内有水,觉得奇怪。我们每顿饭后,都把饭桶送回食堂,而将菜桶洗干净拎回宿舍,水从何来?值日生伸头一闻,觉有臊味,其量不小,决非鼠尿。于是他转身喊道:“昨晚谁在菜桶里尿尿了?”饥肠辘辘的同学们正拿着饭盒大钵,准备出门,闻声纷纷围过去察看,见值日生并非开玩笑,便七嘴八舌地乱叫:“是谁干的,是谁干的?”有的同学竟愤怒地叫喊,要揍在菜桶里撒尿的人。

 学生宿舍无卫生间,晚上在墙角放一尿桶,供同学们夜间小便,次日抬到厕所,把尿倒掉。同学们夜间起床小便,为不影响其他同学睡眠,多不开灯,而是借着室外路灯的光亮解决,那位无名英雄一定是睡迷糊了,才错把菜桶当尿桶。看那群情激愤的场面,谁若站出来声称,菜桶里那泡尿由他负责,没准会被当场揍扁。

 同学们嚷了半天,也无人出面承认,值日生只得把菜桶拎到食堂,用开水烫过,又用自来水冲洗数遍,直到闻不到臊味,才拿它去打菜。一连几天,大家一想起菜桶曾被人撒过尿,就觉得恶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