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现实意义
(2009-04-17 21:48:14)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评论视角 |
发表于《人民日报》2009年4月16日
马季
世纪交汇之际,网络文学走过了高速发展的十年历程,而传统文学恰恰在这一时期遭遇了困境。这个现象告诉我们,由于传播方式导致的文学表现形式的变化,已经不再单单是文学自身的事情,而是更为广泛的社会变革的有机部分,因此,仅仅用“文学现象”来描述网络文学的发展和变化显然是不确切的。归根结底,它是民族文化心理变迁所折射出的时代精神,换句话说,网络文学是新世纪民族文化新的标志形态,而文化全球化,以及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是其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
和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样,网络文学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自2000年以来,网络作品的出版量(总印数)每年大约以25%的速度递增,全国大部分书城、书店都设置了网络作品专柜。除了书籍之外,网络原创小说还衍生出诸如电视、电影、电子游戏和动画等其他样式的文化产品。由此可见,网络文学正迅速向大众日常生活渗透,因而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就其品质而言,它较为符合流行趋势和大众审美趣味;就其形式而言,它正在走出单一格局,进入整合阶段,在消费市场的驱动下,其潜质和特性将会进一步得到发挥,并推动其衍生为特殊的文化现象。尽管网络文学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所形成的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已经无法回避,我们必须正视它的存在,因此,对它的现状做一些客观分析,对它的未来做一些前瞻性研究,已经成为理论批评领域的重要课题。网上为什么会出现玄幻小说?为什么会出现架空小说、穿越小说?而且,其流变非常迅猛,差不多3年一个小周期,5年一个大周期,这个现象在传统文学领域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对网络文学做现象研究和文本分析,必须建立全新的思路,要以开放的眼光、开阔的胸怀去面对它。
最近,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文在线牵头,《长篇小说选刊》杂志与17K网站联合全国20家文学期刊,对网络文学十年发展进行了一次全面盘点,透过其过程我们获得以下阶段性的认识:一是代际缩短引发的写作方式的变化。早期网络写作与传统写作虽然存在观念差异,思维方式与审美习惯仍然趋同,但随着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新一代网络写手基本脱离了传统思维模式,写作方式也相应产生较大变化。二是已经形成“集体写作”的话语特征。网络写作改变了以往“你写我读”的精英化书写方式,形成了读写之间认知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生活方式、话语方式以及人生经验交流的平民化书写方式。在此基础上,网络文学的平民化互动模式产生巨大能量,所表现出的集体力量远远超出了个体力量。三是网络写作通过不断尝试,读写磨合,海量更新,迅速淘汰,产生了一些有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表现形式和手段。以类型小说为主干的网络作品目前大致可分为:玄幻奇幻类、架空历史类、穿越类、武侠仙侠类、都市言情类、灵异惊悚类、军事类、游戏类、竞技类和科幻类等,其内容与形式各具特色。
通过对网络写作特征与网络作品文本的分析研究,并将其与传统文学相比较,我们还可以对它的现实意义做出如下判断:其一,网络文学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如果将其放在“国家的发展”和“一代人的成长”的背景之中去考察,就会发现,它的时代意义已经不是传统文学所能替代的。也就是说,我们对网络文学的独立价值应予以尊重。其二,网络文学的交互性和超文本特性导致书写和阅读方式产生变革,及其全民参与的形式,对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其三,作为新的文化产业链的开端产品,网络文学比传统文学更具可塑性、开放性和延展性。网络作品—电子收费—书籍—电视剧本—漫画和动画—网络游戏的机制正在逐步建立。据专家推测,如果经历了完整的环节,一部文学作品所涉及的资金流将高达十亿人民币,这个数字已经可以将一家公司包装成上市公司。其四,传统文学一直以关注现实生活为己任,而网络文学侧重于对幻想世界的描述。这也是新一代作家面对变化莫测的世界做出的自然反应,比如玄幻小说、历史架空小说、穿越小说、军事幻想小说等等。这类小说虽然不够成熟但具有实验意义,其中一部分作品还涉及到“我是什么?”、“我在做什么?”、“我往何处去?”等生命本体论的若干问题,潜藏着新的文学发展空间。
同时,网络文学在十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方面网络写作是对作者发表、出版权的解放,实现了“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的平民梦想,使文学写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另一方面它也暴露出标榜多元、对抗主流、疯狂复制、杂乱拼凑等严重问题,耗散了文学写作的精神价值。从作品内容和写作形式,网络文学的庸俗化、快餐化倾向十分明显,如文本结构简单、写作技法粗糙,哗众取宠、格调低下等现象比较突出,导致网络创作主体失陷,思想深度被削平,在艺术水准上与传统文学仍存在较大距离。值得注意的是,在商业模式推动下的网络写作“兑水现象”日益严重。类似早期网络作品如《悟空传》、《此间的少年》等,既能显示网络文学特征,又十分“惜墨”的作品愈来愈少,两三百万字的长篇小说铺天盖地,如此兑水写作势必导致作者才情偏向并迅速耗损。
我们应该看到,网络写作对于那些已经在传统媒体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和作者,或许并不十分重要,但对于刚刚踏上写作之路的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来说,却是一片神圣的领域,他们在这里耕耘、播种,当然希望获得相应的收获。在这个意义上讲,网络写作给相当一批人带来了生活的乐趣和追求的方向。这个原动力其实是文学最珍贵的价值之一,也是网络文学发展的力量之源。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在“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启动仪式上的讲话具有代表性,他说,网络文学超强的传播能力使纸媒文学瞠乎其后,这种传播能力将使它成为了未来民族审美的导引者。任何轻视或忽视其巨大能量的行为,将造成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战略失误。可以说,经过十年磨砺,网络文学正在迎接一个全新时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