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东莞之行

标签:
荆霄鹏楷书欧体书法报高研班纪行文化 |
分类: 博主的足迹 |
4月10日,第四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广东东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硬笔书法骨干教师、书法学校负责人参加了学习。我作为主讲专家之一参加了高研班。
在高研班上,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书法前辈卢中南老师夫妇,见到了精干真率的严海南老师以及何冬、夏厦、张志刚等报社同仁,以及书法报社社长舟恒划先生、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委员会秘书长杨淑琴女士、广东省硬协主席刘胄人先生、闻名而未曾谋面的高甬春先生、董立新女士等等。
本次高研班之行感触颇多,收获也颇多。高研班给我安排了三节课,共计4小时左右。虽然较其他专家老师的一节课来说时间已经很丰富了,但由于自己准备比较充分,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反而仍显得时间紧凑。卢老师对我讲的内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讲课时多次重申我所讲的内容,并予以补充说明,让后学的我受宠若惊、心存感激。就餐时卢老师说:“霄鹏,你这次讲得很好,信息量很大,就是时间上不够,如果有更长的时间再展开来讲,那就好了。”
三天是紧张的三天,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课间休息、就餐期间、休息期间,签字、照相、交流忙不胜忙。令人高兴以及感动的是,不少书法老师讲:他们学校教学用的我的字帖,是因为看到授课名单有我才专程来参加高研班,有些老师拿来了自己教学所用的教材让我签名。中楷网的文小明、陈汝怀、陈伟铭、钟仕游等几位书友也参加了高研班。然而,我在高兴与激动之余,仍然不时地感到诚惶诚恐,心中不断的给自己泼凉水——“不要忘形,你还差得很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是啊,一时的得意算什么,一世的不俗成绩才能够令人敬仰。我很愿意把这次高研班作为一个起点,鼓励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息尚存,从吾所好。与朋友们共勉。
=============================================================================================
昨天(4月22日)下午5点多,我意外地接到了70高龄的原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樊中岳先生的电话,令我受宠若惊。先生亲切地问我是否已经回到太原,他说:听说你在东莞的讲座很成功,你在几年来取得的不俗的成绩让人欣慰,我从书法报社得知你的电话,给你打个电话祝贺一下。我说:先生您是我的前辈榜样,要向您多学习。先生说:能够看到年轻人取得成绩,我们也非常高兴。有机会来武汉,就来我这里坐坐,吃吃饭,聊一聊,喝喝茶。我这里有好茶。听着先生慈祥的话语,仿佛先生就在我的身边,向我讲述一些书法界的陈年逸事。在此遥祝樊先生身安体泰,诸事遂心。
樊中岳先生1943年生于武汉。湖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三峡印社顾问,东湖印社副秘书长,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书法专业导师,德国卡塞尔乐园中文学校名誉校长。曾任《书法报》主任编辑,书法报社社委委员、书记等领导职务。书法重传统,追求金石气,善用笔,线条质感好,章法干净爽朗,创作态度严谨。擅长大小篆和章草,精于隶书和行草。近十年来,编著出版了《金文》、《篆书》、《隶书》、《草书》、《章草》《行书》、《汉书》、《鸟虫篆》等十本书法篆刻丛书,在书坛产生了广泛影响。
=============================================================================================
发一些书法报社所拍的高研班照片,与朋友们分享。
相关链接:
=============================================================================================
(尊敬的卢中南老师在签到版前留影)
(卢老师9日晚报到时说:霄鹏,你的课在什么时候?我说:明天上午。卢老师说:我明天作为一名学员,去听你的课。10日上午我讲完后,卢老师说:霄鹏,下午的课在什么时候,我说:下午5点,卢老师说:好,我继续听。听着卢老师的话,我心里格外起劲,有长辈的关怀与支持,还怕什么,好好干吧。呵呵
课堂上,卢老师认真作着笔记,让人感动)
(11日上午,课堂转到理工大学阶梯教室,内容为“硬笔行楷技法”)




(无时无地的签名与照相,学员们崇敬的眼神)

(参观松山湖小学写字天天练课堂)

(笔会,给松山湖小学写下“格物致知”横幅)


(题字签名盖印)

(授牌及颁发证书)




============================================================================================
(以下摘选部分学员为书法报的投稿文章)
============================================================================================
松山湖之约:一次美丽的邂逅
原本以为只是去参加一个普普通通的写字教学培训班罢了。4月9日下午大约四点,我们镇一行十一位教师匆匆赶到东莞理工大学,到了学术交流大楼,一条巨大的横幅“第四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而在门口报到的人们更是络绎不绝,从他们的言谈中,我们意外地知道,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其中不乏许多资深的书法家,这个研修班里可谓是高手如云,而我们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师群体,不知觉中,一股敬佩而又自豪的心情油然而生。清凉的晚风一阵阵吹来,二百多名学员们在湖边愉悦地轻松交谈着,这座座落于美丽的松山湖畔的学校,此刻是这样的清幽淡雅。
-----------------------------------
迷恋硬笔
缘聚松山湖畔龙万钧
广东省阳江市阳江农垦鸡山中学
东莞的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姹紫嫣红,处处春花烂漫。
我缘于迷恋硬笔书法,踏着春绿,来到风景秀丽的松山湖畔,参加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短短的四天,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书友交流书艺,取长补短;聆听卢中南、荆霄鹏、邱卫春等几位老师的授课,他们授课的投入、认真,令在座的每位学员佩服得五体投地,深感老师们书艺精湛,理论知识过硬,学员们得益匪浅。
华灯初上,夜幕下,书友们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品茗之芳香,论书法之精华。伴随着那悠扬的钢琴声,笔墨飞舞,墨香醉人,仿佛置身于当年王羲之书写《兰亭序》般那种惠风和畅的感觉。在这里,我们陶醉了,大家执笔尽兴,那行云流水般线条,铁画银钩的笔法,活跃于纸上,创作出一幅幅书法佳作。浓浓的墨香飘溢于松山烟雨湖畔,弥散开去。
晨曦初露,临别游览话依依。我们一起赏烟雨湖畔风光,观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吃围餐,然后分道返程。报社编辑们甜心话别,一一握手,即使心有千言万语,也难诉心中衷情。
迷恋硬笔,缘聚松山湖畔。我们从这里相识到相知,这也将成为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在此,让我们紧握双手,一起放飞梦想,为使硬笔之花开得更加绚灿,香气久远,我们一齐努力培植。待到花开烂漫时,蓦然回首,却在硬笔缘聚处。
-----------------------------------
春天里 相约松山湖畔
怀揣金色的梦想,踏上南下的列车,开始了我的寻梦之旅!
让我们明年再聚首,在那梦想开始的地方!
-------------------------------------------------------
松山湖之行让我终生难忘
内蒙古通辽市启智少儿美术活动中心
张平安
南行之感
阳春三月下江南,
松山湖畔会群贤。
草原千里取真经,
满载而归把梦圆。
松湖观光心情怡,
虎门销烟深思念。
难忘新朋老友情,
书坛锦锈齐共建。
注:我工作退休单位: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教体局教研室
(任硬笔书法教师)
--------------------------------------------
难忘的高研班
我荣幸参加在东莞举行的第四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聆听了专家书法技法讲座,观摩了松山湖中心小学书法示范课、学生“天天练”写字现场以及书法报·甲骨笺创作示范展。高研班课堂内外学员相互交流、探讨,课堂上老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互动,学习气氛相当热烈。时间虽短,收获良多,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4月10日晚,在松山湖中心小学参加交流笔会后,我回到住处已近12点,又马不停蹄地坚持到凌晨2点,精心准备了两件书法作业,第二天带到会场,抓住机会见缝插针,面对面地请卢中南、荆霄鹏两位专家点评。感到欣慰的是,两位老师竟然对我的渴求耐心细致的一一解答,并对作业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笔画质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让我深受启发、豁然开朗。使我对学习书法以及书法教学今后的走向更加明确,信心更足。对此,我感到很幸运,感谢老师,感谢书法报社给了我这次机会。写字教学要做的工作多、担子重,今后,我要将从高研班取来的真经落实到书法教学中去,把书法教学做得更好。
-----------------------------------------
松山湖之行,为我解惑
张治国
我是来自小学的美术教师,并创办了书画培训学校和幼儿园。我一直从事书法和美术教学,意识到学生写好规范字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纠正错误的执笔方法和不良的写字习惯,在写字的过程中,不但让学生重塑信心,感受到写字带来的乐趣,还让他们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
然而,写字教育在越来越重视的今天,作为一门课程,面对全体学生,怎样组织教学?怎样更好地让学生在枯燥的笔画、结构练习中找到写字的乐趣?又如何让学生把练字和学校的作业完美结合?书画培训学校如何开展活动扩大招生?…
有幸参加第四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聆听了卢中南老师的书法创作感受、荆霄鹏老师的“平行等距、横平竖直、布白均匀”的书写技法、董立新及邱卫春老师的写字课堂教学、还有高甬春老师的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达到年培训书画学员达3万多人的神奇经验之谈。让我大饱了一顿书法大餐,许多问题迎刃而解,这将让我和我的学生非常受益。
感谢《书法报·硬笔书法》,感谢各位专家和工作人员,为我们搭建这么好的平台传经送宝,今别松山湖,盼来年再相聚!
---------------------------------------------------------
拨云见日,几天经历胜过苦读十年之书
在学校支持下,本人于4月9日-12日参加了《书法报》、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在东莞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虽然前后只有短短的4天时间,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界学员有着一样的感受:经历了一次彻底的精神洗礼,有一生都受益无穷的收获!下面从几个方面谈点感受,和本人学校同仁们分享,也希望能通过《书法报》与与会的学员学友分享。
一、满满当当,紧凑丰富的活动安排
9日报到。每个学员都领到一个资料袋,里面有一份介绍本次活动的报纸和报社为学员量身定做的硬笔书法作品样本等,特别有两本薄薄的蓝天白云色彩的《活动手册》,里面很精确安排了每一个活动的时间段、地点、负责人,把这次研修活动几天的日程安排的满满当当。例如10日就有这样的安排:12:00-12:30午餐;13:00-14:20观摩“书法报甲骨笺创作示范展”、松山湖中心小学“天天练”;18:00-19:00晚餐,19:10-20:30交流:学员分组交流,介绍各自学校写字教学情况,疑难问题探讨,专家分赴各小组指导;20:40-22:00交流笔会、品茗、娱乐。活动总负责人——报社执行总编严海南先生在当时就宣布了严明的纪律:一切按时间表进行,像学生在学校上课一样讲究严明的纪律。所以,这次研修活动就像在学校上课,包括后期学员交流发言的时候,有学员有很多需要表达的内容没办法展开,都被主持人直接要求长话短说,草草收兵了。特别是连专家们有要补充一些自己观点的时间,也得主持人做以说明才可。10日早上7时多早餐后要马上乘车去松山湖小学,开班仪式、合影、专家授课,一环套一环,中午与学生错峰就餐,就延长授课时间。刚吃过午饭,就有参观学校关于写字等有关素质教育的活动,紧跟着就是观摩。晚餐后的学员分组交流及笔会、品茗和其他娱乐活动。大家很尽兴的做了小组交流与专家的互动。本人特别幸运,被分在了第一组,研修负责人严海南先生、专家是卢中南先生。大家提出了自己研习硬笔书法及教学多年困惑的问题,卢老师和海南先生都做了学员们满意的解答。早上7点到晚上22点,这样一个工作时间是超常规的,但在这次的每一分钟,专家和学员都在紧张的学习交流中,大家都要抓住这样一个能与泰斗级专家和全国各地的书界精英一起交流的契机,多收获一些,没有了平常的时空概念,直到尽兴尽欢为止。
二、实实在在,精到好用的指点迷津
本届的高研班主办者不仅考虑到了学员在书法专业方面需要一个精到点化,而达到跃升的情况,也考虑到市场经济环境下,硬笔书法如何在商业运营方面得到推行,从而达到提高青少年整体提高书写水平的效果。参加研修班的学员都是全国各地书法界实力派书家,参加这样一个活动,目的是希望能够解决平常在写字或书法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在专家的指点下使书艺有一个跃升,同时,也是借此机会与同行有一个交流。本次研修指导专家是书界泰斗级大师、名满天下的卢中南老师;义务教育《写字》教材范字书写者、硬笔书法造诣深厚在书界非常活跃的青年书法家荆霄鹏先生;不仅书画方面成绩斐然,更能将书画事业推向市场,从而创造了一年培训3万人次奇迹的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美术部主任高甬春先生,另几个就是在书法、写字教学颇有经验,而且做出了很好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一线中小学教师、校长,分别是中学高级教师董立新女士和东道主松山湖中心小学的刘建平校长和邱卫春老师。讲座上卢老师把多年悟出的楷书写法上“平行等距”的构字规律拿出来与大家共享,特别强调用硬笔写不出毛笔的线条,学生只要把字写得整齐、规范、干净就行了;写字主要还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养成一种习惯,打好一个基础等等;关于个人书艺提高没有另一条路可走,只有临帖唯一的一条路,像书界泰斗级大师如启功、欧阳中石到晚年仍坚持临帖,自己还经常用透明的纸覆在帖上用圆珠笔描画,收获特大。这些内容让学员们豁然开朗。荆霄鹏老师主讲了三个学时的硬笔书法技巧,都是自己在书法实践活动中的切身体会,比如书写中一些细节“又”、“
口”该怎样封口历史渊源等问题,不是一般书法业余人士能马上弄得明白的。观摩松山湖中心小学
“天天练”活动,那些学生已经把写字当成了学业、修身的必修课了,那叫一个正规正式。而刘建平校长对他们学校这项工作的解读,更让我们觉得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有的眼光、魄力,对写字教学的重视,就是对孩子将来的重视和负责任。还有董立新和邱卫春老师分别上的一节写字示范课,让学员们大开眼界。最令人感动的,除了专家们的精彩精彩指点,还有专家自己那种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和对待学术的态度。举一个小例子,4月1
0日研修班安排了晚间的分组讨论及与专家的交流活动,专家卢中南老师和我们这次研修“校长”严海南先生,晚上大家都已经讨论到了22时,但11日8时到卢老师讲课时,学员们惊奇的发现,卢老师的讲座正是针对昨晚交流讨论时的提问一一精要作答,因为老师觉得这些问题有很大的共同性,需要给本次研讨全体学员都做一下释疑解惑。我是做教师的,知道这需要
“备课”。把这些问题梳理出来做一个解答,工作量是很大的,至少电脑输入就不是简单事,我分析卢老师晚上基本没休息时间,可见专家的勤奋了。更令人感动的是,作为一个名满天下的专家,做一次讲座,到时候来说说就得了,我们看到这些专家
像我们学员一样每堂课都是坐在那里很认真的听课,甚至比我们来取经的学员还认真。有时候在自己的讲座里还把别的专家课堂上精彩的地方点评一下,很是令人感佩。当然作为专家也真不易,要准备自己的课、要听别人的课,最不易的是课间要给那些粉丝们签名、合影。看到一到休息时间就被团团围住,签字手都发麻了,照相更是应接不暇,露出一脸的疲惫,还不好拒绝别人的热情,我突然觉得自己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凡人兴许还是幸福的了。记得多年前的一个明星曾经说过一句很流行的话: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一个有名的女人更是难上加难。套过来就是做名人难,做一个负责任的名人难中有难呐。我事先也曾设想让卢老师给签个名,请他为自己编的那本教材题个书签,也来个扯虎皮做大旗,看到老人的劳累,我只好放弃了。那些签名、合影的人多数是社会办书法培训的,商业需要,我比他们还是可以清高一下,好赖国家每个月给的有点收入,不需要弄些唬人的玩意混饭吃。
三、济济一堂,五湖四海共商“硬是”
“硬是”一词是本人生造的。因为有一个“共商国是”的词,这次大家到一起主要交流的是硬笔书法的个人书写技艺的提高和教学问题,所以,可称着“硬是”吧。这个研修班里我的身份是比较特殊的,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和现行的教育部要求的义务教学阶段开设书法课关系不大。这次与会的主体是小学初中教学书画课程的美术教师,相当一部分是各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和自主经营的书画培训中心的负责人和老师,有的是组团来的,有的是个人单独去的。身份也是五花八门:有国有企业公司高管、个体经营户、书法家协会的、还有现役军人(本人就与成都军区后勤部的一位年轻军官一席就餐,有过比较愉快的交流),当然主要成分还是以中小学美术教师和书法培训中心的老师。大家到这里聚会,其实并不是就觉得一点会学到什么东西,主要还是通过专家讲座开开眼界,与全国各地的书法界朋友交流、沟通,让自己的书艺和经营的培训中心更上一个台阶。所以这个成员的构成非常有意思,有单位同事组团、有学校校长亲自前往、有夫妻档(我同室的一个山东寿光书协的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魏先生就是夫妻同去,1966年出身,老夫老妻称老婆为“我对象”,很有趣。而且承诺要给我和另一个室友——武汉外国语小学的总务主任一人写一幅字作为
“同学”见面礼),江苏还有一个职业学院的退休干部是和儿子一同参加,算是父子兵了。而且这位老先生是每届都参加了的研修班
“票友”,66岁了,退休后搞书法教学很火爆,报名还得考试择优录取。因为艺术界的人士比较多,就与我们学校老师的衣着仪表有不同之处,有留长发扎成马尾的男士,有把头剃的铮光发亮的,还有留着艺术家满脸胡须的,当然更有苍颜白发行动不便的老人。据了解最远的是黑龙江和新疆地区的(不知是否有西藏的,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还没有。《通讯录》还没发到手上,只是粗略看了一下《报名表》所知),最多的是来自江浙和山东文化土壤深厚的省份。这些人确实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朝圣来的,对每个老师的讲座都听的很认真,特别是10日晚上的笔会,大家露一手的热情,让我这个业余的书法爱好者惭愧得不行,只能走马观花的欣赏一下别人的表演,然后冲匆匆离开。
有趣的是在回程时不经意与中山此次活动的唯一一个同伴邂逅了,巧而又巧的是四台车我们不约而同上了一台车,而且找座位时恰好坐到了一起,也许是都有一种孤独感吧,对家乡“中山”一词的出现特别留心,无意间说出来后互报家门,原来是最该首先联系的中山教育界同行——石岐实验中心小学美术教师李武耀先生。虽然以前从未谋面,素不相识,但彼此很谈得来,了解到他是央美书法硕士毕业、中山市书法界造诣深厚且非常有实力的书法家——中国书协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的大展。我们一起交流了此次研修班学习的心得,也探讨了学生硬笔书写教学方面问题,并有一个很具野心的计划——组建中山硬协,通过合法组织推动教学。结识了本市书界名流,算是又一大收获吧。
几天下来,收获实在很多,总之是找到自己的差距,也明确了以后的努力方向(按例,此次高级研修班结业可以获得被推荐进入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的资格,这是一个称得上金字招牌的头衔,但一想到自己的字现在还写得如此不入流就很是汗颜,这种压力下就得加倍努力了)。更大的收获还是通过这个平台认识了许多书法界的朋友,对自己在这方面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的。一句话,也是本次新结识的学友李武耀先生说的:不虚此行。
--------------------------------------------
来 了 , 真 值
有幸参加第四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非常高兴。周密的计划,合理的安排,紧张有序的三天学习很快地画上了句号。虽然时间不长,可是学员们收获却很大。作为219名学员之一的我,谈一下此次的感受。
一、端正学习态度
这是卢中南老师在给我们上课时特别强调的一句话,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走出去,请进来,向专家名家请教,不断“充电”。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储存一缸水,甚至更多”。且不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其实老师也是学生,只是比我们的学生早学了一点”。卢老师说的非常好,的确是这样。在古人面前我们都是学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嘛。老师用言和行印证了这一点,先说言,他在授课过程中,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至今我仍然在坚持每天临帖,描红,临摹碑帖是一辈子的事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听后
我深感敬佩,正所谓“厚积薄发”。为学员解忧答难,使我们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再说行,是说卢老师能在百忙之中应邀来到高研班亲临现场授课,在辛苦而又紧张的授课之余,利用休息时间给学员签名、题字、合影、不卖资格、不摆架子、不灰面子。与学员零距离交流、探讨书法艺术真谛和教学发展之路。
二、规律为我服务
荆霄鹏老师精心准备的课件和精密准确的示范,使我深受启发,亦有同感之处。曾记得,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说到:“世上万物无时不在变化,唯有不变的是规律”。我深信,一切事物皆有规律可寻,只要找到规律,一切迎刃而解。由此可见,利用规律教学,举一反三讲解,将会使学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也体现了荆老师在写字教学领域中所付出的艰辛与收获。
三、思路决定出路
听了高甬春老师精彩的演讲和一系列教学成果的图片展示,让我们大开眼界,2011年培训书画学员3万多人次,并且排着长队披星戴月为孩子报名,听起来很是振撼。他用经验告诉我们,利用出书、展览和节假日不断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活动等形势来宣传和展示学员的劳动成果,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孩子自豪、老师欣慰,大家都快乐。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服务于大众,俗话说:“企业搭台,文化唱戏”。若我们利用所学到的书画艺术服务于民,多做好事,善事,政府又何乐而不为呢。“你的大旗借我扛”,这一提示也值得我们大家借鉴和参考,有了新思路,就有新出路,何愁没生员。
四、示范值得信赖
看了董立新老师的示范课及参观松山湖中心小学的“天天练”写字课堂,使我深信不疑,只有重质量、才能出成绩。在教学的过程中,示范是至关重要的,口头理论讲十遍,不如给学生把手写一遍,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去体会、找感觉、悟方法。学生写完后通过自评、互评、对比的方式找问题,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产生写字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不忽略每一个细节,从质变到量变。“切勿贪多嚼不烂,导致不消化,最后没吸收”。故:“学而不化非学也”。
短短三天时间,紧张而有序,开心又快乐,也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回味起来着实让我感觉来了,真值。
最后要说一声感谢硬笔书法报社的各位领导、编辑和老师们,您们辛苦了,来年再相会。
(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
锐意进取
见贤思齐
若人不能坚定的走属于自己的路,可以说明此人内心还不够强大和专注。对前途的远瞻仍没有强大的信心和勇气。但从第四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研修班回来,才知道什么叫一息尚存,从吾所好。更坚定了将书法教育事业进行到底的决心。
美丽的松山湖畔,不仅空气是清新的,更让人陶醉的是融入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
卢中南老师的儒雅大度、谦和耐心。荆霄鹏老师讲解的细致入微。董立新老师体现出母爱的细腻。教育的亲和力处处可见。高甬春老师对教学活动独具匠心的设计。邱卫春老师对先进教学手段的掌控和课堂的控制力令人钦佩。这些都时时萦绕心间难以忘怀。
快乐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四天的时光稍纵即逝,留给自己的是太多的遐想和回味。学习期间同住的魏连华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在去年的书法现场大赛中,他的学生荣获特等奖,令人羡慕。请教之间方知,要对教学全身心的投入,才有可能让学生有优异的表现。更明白了此次出行的目的是在提高自身,更好的投入到以后的书法教学之中,请教之间让我受益非浅。更是让我知道没有任何一件事情会让我如此沉醉、如此痴情、如此快乐。还要感谢东莞的黎沛登老师在疲劳之中还带我们夜游东莞市区,倍感荣幸之至。
可惜时光不能倒流,还有很多未尽之事,未探讨的教学问题和想法,期盼在下一届的高研班中与各位老师、同道好友不见不散!
江苏徐州鹤皋书艺工作室白增斌
-----------------------------------------------------------
前一篇:身在外地,就发一幅以前的作品吧
后一篇:“骏业腾飞诚勤为宝……”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