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和记告诉我还是小学儿童 |
分类: 精灵故事 |

可是,如今俺家这个7岁的娃做的某些事却又像是出现了某种敏感期。先来对照一下“敏感期”的定义哈。
再来看看小宝的行为哈。
)
清晨走在我们学校的校园里,小宝看着我们学生在扫地,羡慕死了:“妈妈,你们学生多好呀,可以在外面打扫卫生,我也想扫地”“你们学生拿着这么大的扫帚,扫地真过瘾,我们就没有,我也想用它扫地”。最近这两个月,小宝迷上了扫地,迷上了干值日!不管是不是他做值日生,他每天都要吵着早早的去学校干值日。他曾经说老师为此表扬过他。我就以为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表现一下而已也没在意。殊不知,他回到家也每天都拿着扫帚扫地,扫完地还得拖地;到我们办公室,他也经常主动拿起扫帚扫地;更有趣的是,跟我去班上上晚自习,他坐在教室的后面。我一抬头,人家小朋友在后面拿着扫帚打扫教室卫生呢,惹得学生们哈哈大笑,后来再去教室他竟然先去扫地。呵呵,你看看这种爱劳动的精神多么令人感动呀!如果只是为了讨好老师,那么去我们办公室或者教室里扫地就不会是为了讨好什么人了。呵呵,应该就是一种爱劳动的敏感期吧?
还有这个……
最近这几个星期,小宝天天要自己用卷笔刀削好所有的铅笔,铅笔变得有点粗都要停下手里的作业,赶紧削细了铅笔才行。一年级的时候,他也偶尔自己用用卷笔刀,但还没到现在这般近乎痴迷的程度。我的理解是,他不是追求完美不能容忍铅笔变粗,而是喜欢上了卷笔刀这个工具,喜欢卷笔之后看着满满的铅笔屑,估计特别有成就感吧。这算不算是一种敏感期呢?至于是什么敏感期我也说不好
但我还是感觉小宝的这些行为应该是某种敏感期的表现,仔细想想,之前或许他也有些其他的敏感期,但是因为我的不敏感而被忽略了甚至可能被我打扰了、阻止了、破坏了也说不一定!
【总结】:
实践证明在孩子出生之后的N年里,都会经历一段特别痴迷得重复做某种事情的时期。我们敏感的发现了也好,没有在意也罢,用专家的话说孩子都在受他的“精神胚胎”的指引而行动。这是他们发展自己的需要,这是童年的秘密!我们努力的满足他的这种重复,过了一段时间,他的这个敏感时期就会自然消失,或许在发展出其他的‘爱好’出来也说不定呢。在我们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时,我们不去猜想和指导,即便是没有有意识的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时候不去打扰孩子,让他顺应内心生长就是对他最好的爱了!
(我会继续关注和记录宝贝的N种敏感期,嘻嘻,感觉真有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