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主人标点期末考试时候冠军 |
分类: 育儿心经 |
(我的目标就是跨越一个个的障碍,实现我的理想!
确实是,现在小学语文的要求比我们那时候高多了,不仅是知识要都掌握扎实,字也要写的很规范,标点也要用对。小宝这一学期,数学得100分是家常便饭,但是语文我记得只得过4次100分,几乎每次都是书写扣分,或者学了书写的字,考试时用了音节没写字也要扣分,标点错了也扣过分。因此,我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语文考100分太难了,得需要多么仔细和认真才行呀”小宝就记住了我这句话了。我的话给了孩子很大的心理暗示。他觉得自己不会得100分了,所以99、98 也行,这就是他给自己制定的目标。
首先声明,我不是“唯分数论”的家长,绝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只要孩子考不好就打骂一通的那类家长。但我当时是这样告诉他的:“虽然得100分不容易,但是最近的2次模拟考试你都得了100分呀,说明你有这个能力。既然有这个能力我们就得朝着这个目标努力。那么,你考试的时候,就得要求自己仔细、仔细、再仔细;如果你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扣几分也没关系,那你考试的时候就会因为过于放松而犯一些低级错误。”小宝听完,想了一下,说:“那我就语文也努力争取考100分吧。”“是的,应该这样。对自己要求要高一些,只要定了目标,朝着目标使劲努力,那么我们对于什么样的结果都可以接受。你考多少分我们都可以接受,考不好咱们就改正不足就是了,但是一定要对自己有高要求。”
我看过这样的报道:“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为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25年后,这些调查对象的生活状况如下: 其中3%的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向实现目标做着不懈的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10%的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得以实现,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60%的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余下27%的那些没有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作为教师,我们上课时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要达到什么效果,为了这个效果我要做哪些工作。有了目标之后,我们所有的‘力量’都会朝这个方向努力,所有的教学方式、方法都是为这一个目标服务,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也就会效果显著。因为有目标的人,就有行动的方向,就会有内在驱动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动力。有动力的孩子,就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学习过程中有没有目标,效果差异很大。一旦实现了小小的目标,孩子会自信满满,从而为实现下一个目标奠定基础!这次元旦的济南市国际象棋少年赛中,最后一天赛前,老刘跟小宝详细的分析了现在的战况,明确了他要赶超的几个小棋手。中午的时候,他就对我说:“我一定要打到第一台去,(当时他还在第二台)这样我就有希望拿冠军了。”果然他赢下了当时排名第一的棋手,升入第一台并稳稳的拿到了第一名!我想这就是“目标”的力量!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管做什么事如果是先有了打算,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就有可能失败。所以,我们应该从孩子小时候培养他们在生活中为自己树立目标,制定计划的习惯。这也会让孩子们对自己有比较准确的了解,再加上高一点点的自我要求和为了实现目标发愤图强的毅力,相信我们的宝贝一定会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更加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