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父母结果心情舒畅就是这样 |
分类: 育儿心经 |
因为我们年龄大,能力强,我们就会不由自主的小瞧了孩子要面对的任务。在我们看来很容易的事情,小孩子却未必那么轻松的做好。比如小宝刚学弹琴时,我陪着他练琴动不动就会对着他大吼大叫,母子对峙是经常上演的情景。之所以失去耐心,就是因为那时刚开始学,我比孩子接受的快,我觉得很容易的事情,他却总做不好,我就埋怨他,责怪他。对他的期望值太高了!事实上,现在孩子越学越轻松,而我已经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我比他强的日子就那么短短的几个月罢了。当时,我要是更多耐心的示范、细致的讲解,帮助孩子把困难的地方弄懂,他一定会比现在弹奏的更好。跨过当时那道困难的坎儿,后面的路才能一路顺风呀!狠狠的批评他,训斥他,打骂他,能把他打会吗?应该不行吧!
在孩子上小学之后,我就时不时的提醒自己,一旦孩子学习上出现问题,耐心的、想尽办法的帮助他,引导他学会知识,就是我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即便是他表现的很笨,我也要先放平心态,放低期望,不浮躁!不焦躁!不狂躁!让孩子始终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小宝说:‘如果我这次考试没考好,我就努力学习,争取期末考试考出好成绩!’我要的就是这样的心态!)
不仅如此,我们在孩子面前也总一不小心就‘逞强’
(当然,很多很多方面,我们是真的比孩子强 )
当初,小宝刚学跳绳时,爸爸教的很细致,小宝学的也算比较快。从一开始一次只会跳5、6个,到后来的一次十几个,孩子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是没过多久,爸爸为了让儿子有个质的飞跃,就多次给他示范技巧。老刘同志跳绳很是了得,一分钟200多个的水平,跳起绳来呼呼带风,倒是潇洒的很,但是孩子却因总也不可能达到爸爸的水平,很容易就气馁了!有一段时间拒绝爸爸教了。因为大人的逞强,让孩子看不到希望!
假如我们在孩子面前能谦虚一些,不总表现出什么都超出孩子一大截的气势,也就是说,适当示弱,少说多倾听,让孩子充满被尊重感,他应该就会更自信,更有成就感。很多妈妈都有体会,很多孩子都喜欢当小老师。你越表现出对他的欣赏,他就‘演’的越欢。小宝弹琴,爸爸由衷的赞美,让孩子兴奋不已,不仅琴弹得更带劲了,连其他要求也变得十分的合作!因为他知道,这个方面他比我们都强!他努力学棋,也是因为这是爸爸妈妈都不行的方面,孩子需要有超越爸爸妈妈的优势!
美国加州大家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林提出了“补强法则”: 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所以,我们要想让孩子有什么好的行为时,就要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有时是来自于孩子所做事情的结果,有时也是来自于家长、老师、身边人真诚的欣赏、赞美!那么,我们就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某些方面的崇拜吧,他就会强化这一行为,越来越强!
崇拜孩子不丢人!~ 崇拜孩子也不会遮住我们看见他的缺点的眼睛!~ 崇拜孩子却不能燃起他们骄傲的不可一世的火焰!~ 崇拜孩子也应该让他知道,爸爸妈妈值得他崇拜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