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抛弃“家庭教育”的论调有些狭隘

(2011-01-04 00:32:14)
标签:

少儿

李叔

亲子教育

家庭教育

联欢会

育儿

分类: 育儿心经

抛弃“家庭教育”的论调有些狭隘
                      (照片来自网络)

                        

        2010年的最后一天,小朋友们期待已久的幼儿园大班迎新年联欢会正式召开了。孩子兴奋,家长也有些期待。望着满满一屋子的孩子和家长们,我突然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我把孩子一个一个与他们的家长对号入座,我观察着每个孩子的言行表现,也观察着他们的家长。在这样一个集体活动中,我们作为家长的合理定位是什么?是旁观者?参与者?还是麻烦制造者?从老师那里收到的请柬来看,我们家长只是被邀请参观孩子们的文艺演出,那么定位应该只是旁观者比较妥当吧!然而……

       

        有的家长站在自己孩子身后,一会拥抱、一会递水、一会聊天,甚至亲亲,直接导致孩子的注意力涣散,有自己的节目都忘了上场!

       

       更过分的某两三位家长,居然坐在孩子堆里,除了和自己孩子说话以外,还不断的拉着别人家的孩子聊天,还任由孩子拿着她的手机到处跑着照相,几个孩子传着玩来玩去。整个过程,这几位家长和那几个孩子的注意力几乎没有几分钟是集中在联欢会上的。自己没有很好的遵守纪律,还影响了他人,对表演的小朋友也不够尊重!老师在开始联欢会之前,就宣布了纪律,也拜托各位家长,要是小朋友们表现的太过兴奋,请家长予以帮助,管理一下纪律。结果,最先不‘遵守纪律’的居然是某几位家长!老师喊了好几次“要尊重表演的小朋友……”这些家长都无动于衷,丝毫不当回事,何况他们的孩子呢!

 

      家长本身就不懂得该如何自尊自爱,如何尊重他人,我们还能指望这样的家长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吗?

 

      所以,我又一次深刻的意识到,孩子就是他的家庭的缩影,他的一举一动,他的言行举止,足可以让外人对他的家庭教育贴上某种标签。同样,家长的素质也会影响到他人对孩子的评价!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目无长辈,出言不讳或者是行为举止不恰当,我们就说孩子没有家教,但是虽然说的是孩子,他们背后折射的却是父母、家庭对他的影响,问题学生的背后总会有“问题家长”!

 

      某个傍晚,我乘坐公交车,旁边坐着一位中年男士。停到一站时,上来一位高中生,我旁边的中年男士一把拉住了他。原来这是父子俩。这俩人的对话被我听的真真切切:

 

       中学生很诧异:“老爸,你今天怎么坐公交?”这位父亲答:“我把车停在你李叔家了。我先回家一趟,一会还得走。”“我说呢,你怎么可能回家这么早!今天又打算几点回家呀?”“哎,不能太晚了,太晚了受不了了。”“是不是怕输的太多呀,你们哪次不是打到3、4点。”“前天,你李叔,打牌打的直接去医院了,从晚上八点一气打到第二天中午11点,直接就受不了了!”“我不管你们打到几点,明天你得叫司机到家接我上学!”“你自己坐这车多方便呀……”“不行,你不送我,也得让司机送!”……

 

      这对父子下车了,我却一直在想:这样整天沉迷在麻将桌上的家长,这样的充斥着“低俗”氛围的家庭,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呢?这个学生可能优秀吗?

 

     我们真的能把孩子的教育从家庭教育中剥离出来,仅仅放到“亲子教育”的范畴里吗?我认为这样的思想有些狭隘!

 

      我非常认可陈禾老师在 《是抛弃家庭教育的时候了》 一文中,提到的关于亲子教育的观点

     “与孩子共同成长”就是现代父母所需要的“神功”。从教育的本质来说,这就是“亲子教育”;从实践的过程看,就是“互动”;良好的互动建立在沟通技巧上,沟通技巧的指导是教育理念,沟通的核心思想是“同理心”,实施子女教养的手段是“体验式学习”。

“家长必须学习,在学习中“与孩子共同成长”。它和传统家庭教育的区别是:

1.       家长必须学习,以客观的存在和前卫的教育理念取代自己的主观愿望;

2.       以平等和责任感来接纳子女,通过良好的互动协助子女成长;

3.       不采用“管教”,而以同理心作为互动的纽带;

4.       不采用价值植入的模式,以心智成长作为培养子女成才的手段;

5.       不强调回报式的“孝道”,以感恩之心推动敬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我会好好学习,并努力按这些原则去做,但是,我认为这些观点只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方面,是亲子互动的几个原则,是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去尊重,去培养的关键技巧,仅有这些原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绝对不能忽略家庭氛围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绝对不能忽视家长自身的行为对孩子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影响。

 

      为什么说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那是因为,孩子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孩子最早的学习模式是模仿,家长满嘴脏话,或是终日吵吵闹闹,甚至经常打架滋事,不喜欢读书学习的家庭,请问专家们,有利于孩子成长吗?

 

      所以,抛开家庭谈亲子教育,是狭隘的!亲子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不矛盾的!家庭教育是氛围、是大的方向;亲子教育是细的环节,是具体的措施,是相辅相成,不可抛弃的两方面!

     家长不可能只把精力放在“亲子互动”上,自身修养的提高、家庭成员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家庭文化氛围的建设对孩子的成长成才都是极其必要的!给孩子我们无私的爱,把我们的家庭氛围营造的和谐、温馨、幸福,健康向上,那么我们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就算没成长的极其优秀,至少也会是一个好人,那么我们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了吧!

 

         这是我读完专家的文章之后的思考,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指教!

................................................................................

记功簿:

1.淡定

   这个2010年用的很火的词语,居然在今晚出自小宝童鞋之口,真是把我雷的外焦里嫩的。哈哈,小宝和爸爸在下棋,爸爸吃了他一子,只听小宝说:“没关系,我淡定的看着爸爸吃我的子儿!”哈哈抛弃“家庭教育”的论调有些狭隘,我们问他怎么知道淡定的,他说从动画片上学的。好歹会活学活用哈,值得鼓励!

 

2.坐住了

  昨晚小宝突然想玩拼图了,于是,拿出很久以前买的一盒拼图,小家伙坐在那里没有动一动的坐了近1个半小时,N久没有这么坐得住了。抛弃“家庭教育”的论调有些狭隘

 

3. 让妈妈幸福的话抛弃“家庭教育”的论调有些狭隘

   爸爸问小宝:“在你见过的女生中,包括年龄大的,年龄小的,谁长的最漂亮?”小宝毫不犹豫:“我妈妈最漂亮”   

   (忘记我说了什么,反正是表露出灰心丧气)小宝搂住我:“妈妈,没关系,有我在你身边,我会给你温暖和爱的!”抛弃“家庭教育”的论调有些狭隘

 

你说我的心咋会不被俘虏?!嘻嘻……

 

4.最近常说的话

      小宝告诉我某件事,我心不在焉的回答:“我没听说过”。小宝立即回复:“妈妈,你没有听说过,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这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是最近很喜欢说的一句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