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剪纸门铃剪刀博文 |
分类: 育儿心经 |
一. 诅咒敏感期
妈妈心得: 孩子一开始说得时候,多少是看大人脸色的。但因为我们知道是这个敏感期在作祟,所以每次他说,我们都笑笑而已,但无形中鼓励了他,他就更加放肆了。近期,我们就冷脸对他了,告诉他“这样说,我们不高兴,不好听。”他倒是有所收敛,但依然是进行时。
二. 剪的敏感期
妈妈心得:刚开始的阶段,总想让孩子剪出固定的形状,比如圆、画个茄子,月亮等等,孩子剪一、两个就不愿剪了。对剪纸也不是很热情。反而是任由他自己乱剪(宝自命为剪雪花),他就可以很专注很开心的剪了。原来,孩子刚开始剪,动作不太熟练,自信心不强。要求孩子剪些复杂的形状,他做不‘完美‘,就易于放弃。乱剪得好处就是可以练手法,练速度,练耐心,练想象力。比如,宝剪了“窗帘”“小鱼”,还很像那么回事呢。等时机成熟,孩子一定会很自信的拿起剪刀,把形状剪好的。---一定遵循孩子的发展,不可按照大人的主观臆断,干涉太多!
三. 逻辑思维的敏感期
第二阶段,他的提问有了些“技术含量”,但还只限于他的想象,和对别人的语言的理解上。这个我在博文“智慧的泡泡在黑暗中不断的冒”中,有一些记述。
当然,小小的他也有过更高层次的提问,那也是我很期待他可以最终做到的,就是对科学的好奇。比如他也曾问过:“为什么火会把冰融化?”“爸爸,为什么带了眼镜就可以看清楚了?”“为什么地球掉不下来?”等等。
妈妈心得:多启发孩子观察生活、观察自然,养成思考的习惯。大人对他多提问,当然知道他答不上来,但他可以模仿着发问。这一点,爸爸就做的很好。比如:到了荷花池,就问小宝“水珠落到大荷叶里会发生什么现象?”湖中划船,就问他“你看,是前面的小木屋在动,还是我们的船在动?”新买了空气净化器,就问“小宝什么是臭氧,你知道吗?”
每每这时候,小宝总是一个认真的倾听者和积极地学习者,有时候,孩子也会学以致用,呵呵。大人的付出没有白费的。
四. 数学概念敏感期
妈妈心得:3岁以前,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数学概念的渗透。当发现孩子喜欢点数的时候,我们就加强了数学思维的训练。我始终认为这是很重要的思维训练。通过生活中有的简单“道具”,像扑克牌等和宝宝玩数学!但不考他,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