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岁以后宝宝的敏感期你注意了吗?(首页推荐之二十七)

(2009-07-21 21:06:37)
标签:

育儿

剪纸

门铃

剪刀

博文

分类: 育儿心经

3岁以后宝宝的敏感期你注意了吗?(首页推荐之二十七)

3岁以后宝宝的敏感期你注意了吗?(首页推荐之二十七)

    昨天,回家。我按下了单元对讲门的按钮,那边家里的老人给开了门。小宝从后面冲过来,很生气的说,“不是我按吗?我要按我要按。”的确,自从小宝的执拗敏感期“发作”以来,他要求按门铃的愿望,我们都是满足的,都是等着他按。即使大人按了,他要求再按,我也满足他。可这天,我和他爸手里都拿着很多东西。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对小宝严肃“警告”道:“你要按门铃可以,但是明天以后,门铃就不能由你来按了。你要今天不按,那明天还等着你来按。你来决定吧”宝想了一下,居然一句话没说就转身跟着爸爸进了楼门。谢天谢地,小宝不是一个特别任性的孩子,他听商量;这是否标志着孩子的执拗敏感期基本顺利渡过?想想前几个月,这种商量根本不可能。(见博文小宝的执拗敏感期--如何顺利渡过 (亲子首页推荐)   而近期,小宝的确不那么固执、不易妥协了,莫名奇妙的哭闹、烦躁也很少了。于是,我相信他的这一敏感期基本渡过。那目前是处在什么敏感期了呢?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种,(当然还有的说得不专业,可能也不是孙瑞雪老师总结的敏感期)

一. 诅咒敏感期

   “臭爸爸、爸爸臭”“妈妈坏、坏妈妈”“我把你压成照片,压成饼干,再把你剁碎了”“Three Little monkey个屁”。。。还把“爸爸坏”编成歌曲,演唱。郁闷,有一阶段,小宝一天内这样的话说个无数次。

妈妈心得: 孩子一开始说得时候,多少是看大人脸色的。但因为我们知道是这个敏感期在作祟,所以每次他说,我们都笑笑而已,但无形中鼓励了他,他就更加放肆了。近期,我们就冷脸对他了,告诉他“这样说,我们不高兴,不好听。”他倒是有所收敛,但依然是进行时。

二. 剪的敏感期

     近两个月的时间,小宝很喜欢拿着剪刀咔嚓咔嚓,剪纸。每天都主动要求剪纸,坐着专注的剪近一个多小时都可以,佩服呀!

妈妈心得:刚开始的阶段,总想让孩子剪出固定的形状,比如圆、画个茄子,月亮等等,孩子剪一、两个就不愿剪了。对剪纸也不是很热情。反而是任由他自己乱剪(宝自命为剪雪花),他就可以很专注很开心的剪了。原来,孩子刚开始剪,动作不太熟练,自信心不强。要求孩子剪些复杂的形状,他做不‘完美‘,就易于放弃。乱剪得好处就是可以练手法,练速度,练耐心,练想象力。比如,宝剪了“窗帘”“小鱼”,还很像那么回事呢。等时机成熟,孩子一定会很自信的拿起剪刀,把形状剪好的。---一定遵循孩子的发展,不可按照大人的主观臆断,干涉太多!

    这一阶段的孩子,开始真正使用工具。除了剪刀,小宝开始用螺丝刀,上螺丝,“修理”之类的,喜欢工具了。

三. 逻辑思维的敏感期

     进入三岁,很明显的是小宝把“为什么”当成了口头语。这是第一个阶段。我们之间经常出现这种对话:“小宝,快去吃饭,洗手”“为什么呢?”“小宝做的很好,你一动脑筋就做出来了。”“为什么呢?”妈妈的感觉就是,该问“为什么”的时候,他问;不该问为什么的时候,他还问。

第二阶段,他的提问有了些“技术含量”,但还只限于他的想象,和对别人的语言的理解上。这个我在博文“智慧的泡泡在黑暗中不断的冒”中,有一些记述。

当然,小小的他也有过更高层次的提问,那也是我很期待他可以最终做到的,就是对科学的好奇。比如他也曾问过:“为什么火会把冰融化?”“爸爸,为什么带了眼镜就可以看清楚了?”“为什么地球掉不下来?”等等。

妈妈心得:多启发孩子观察生活、观察自然,养成思考的习惯。大人对他多提问,当然知道他答不上来,但他可以模仿着发问。这一点,爸爸就做的很好。比如:到了荷花池,就问小宝“水珠落到大荷叶里会发生什么现象?”湖中划船,就问他“你看,是前面的小木屋在动,还是我们的船在动?”新买了空气净化器,就问“小宝什么是臭氧,你知道吗?”

每每这时候,小宝总是一个认真的倾听者和积极地学习者,有时候,孩子也会学以致用,呵呵。大人的付出没有白费的。

四. 数学概念敏感期

    这几个月以来,小宝对数学概念的认知有了兴趣。大小、长短、多少这样的对比排序已经不再话下。对数的序列、10以内的加减法、2位数的加法、对时间都产生了兴趣。还自己出题,比如把他所有的小汽车排成两排,问你哪排多呀?把第一排拿走一辆还有几辆?都拿走了还有几辆?;考大人“妈妈,2+5等于几?5比三多了几个?等等。

    玩飞镖,算把数,20加40等于60.。。已经很好的掌握了算加法的方法--这是在玩中学习数学;每天都会问你,今天星期几?明天星期几?--在生活中认知时间。通过做些益智游戏,对分类、逻辑推理、图形的组成等有了很好的认知。小宝一直很喜欢这类题目。

妈妈心得:3岁以前,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数学概念的渗透。当发现孩子喜欢点数的时候,我们就加强了数学思维的训练。我始终认为这是很重要的思维训练。通过生活中有的简单“道具”,像扑克牌等和宝宝玩数学!但不考他,效果很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