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皱着小眉头,有什么愁事呢?
近期,妈妈真是有些小小的得意,自以为运用了一些小小的心理战术,已经扭转了小宝的一些坏习惯。可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小宝的霸道、攻击性强的毛病越演越烈,真是令妈妈头疼欲裂。
今天放学后,小宝看到好几个小朋友在健身器那里玩,他也跑了过去。但是,他必须要求别的小朋友下来,让自己玩。人家拒绝,他就去拽,抓人家的衣服,企图把人家弄下来。直到把无论身高还是年龄都比他大的孩子弄哭。在这期间,妈妈曾把小宝劝到了另一处健身器玩,但无奈,玩具似乎只有争抢时才变得有趣,小宝瞅见没人了就立马冲了过去,发生了上面的事件。
妈妈一直在耳边给小宝讲道理,企图让他让步,但并没有太多的制止他和小朋友的争斗。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孩子需要从打架争斗中,学会与人交往”,哪怕让他被打都可以,因为这应该可以让他意识到,用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行不通的,是会吃亏的。可我的做法没有得到期待的结果。小宝没有得到教训!当时,作为妈妈,我很有挫败感。前不久,小宝还可以安静的等待着,排着队玩秋千,自己得意的直说“看,妈妈,我要耐心等待。要轮流玩”,可孩子的行为真是反复性太强了。于是,妈妈对着小宝表达了我的愤怒“妈妈很生气,很失望。……”可气的是,小宝坚决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怎么了?自尊心太强导致了他不肯当着众人的面道歉?自觉理亏却又不知如何解决?实在郁闷。
强悍的小宝,难道是妈妈一手造就的?我不断的自省。我们的家庭很和谐,从不争吵更不会打架。但是,妈妈的失误在于,小时候打过小宝的次数有些多,理由也多了些。以至于,小小的他,就认为只要对方犯了错误(以他的利益为标准),哪怕是爸爸妈妈姥姥,我都该打他(她),这样做是对的!所以,妈妈真的很后悔,为什么总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明知道孩子会模仿……哎,我必须想办法补救。
第一,制定体罚原则。给孩子讲清楚,哪些事是不能做的,一旦犯了这样的错,就要被打。平时一些不违背原则的错误,不要体罚,要告诉他这样做不好,为什么不好。妈妈希望你怎么做。等等
第二,通过一些故事书中的小动物形象,来学习管理自我的情绪,学习与人交往。(书已经下了订单)
第三,放大优点。我打算尝试用贴纸作为奖励。制作一张表格,只要小宝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不争抢玩具,分享玩具,轮流玩玩具,我们就在表格上贴一张贴纸。积满6个贴纸,就可以满足一个愿望。
希望这些方法能起到作用,同时,妈妈也要学习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以及与孩子沟通的艺术。但是,另一方面,我曾看到过这样的文章,上面写道“生活告诉我们:争斗是孩子交往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争斗也是一种锻炼。孩子正是在打打闹闹中学会评判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学会全面考虑自己和对方的需求,学会以适当的方式与人相处,逐步完善处理、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和性格。”我其实是认同这个观点的。那是否可以任由孩子争斗呢?真希望可以听听更多的妈妈的意见。
我的悍宝,妈妈希望你真的可以摆脱“悍的威名”……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孩子,这必定是我们一起努力地目标!加油,儿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