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请坦然认输

(2009-04-19 22:23:31)
标签:

教育

育儿

性游戏

耐挫力

输赢

分类: 育儿心经

宝宝,请坦然认输“姥姥送给小宝的剑,还算威风吧”

        小宝爸总是感慨万千“哎,现在的孩子真幸福,别的孩子有什么,自己也要有同样的,哪像我们这一代人那么懂得克制。而现在的家长,基本上都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更加有恃无恐。……”的确,这学期,小宝的幼儿园来了一个新学生,每次他都要带玩具上学。小宝见了,总要妈妈给买一样的。当然绝大多数都被妈妈拒绝了。但这个现象很不好。有些可以买,有些坚决不能买,都要跟孩子说清楚。以及这种“别人有自己也要有的”心态也要改正!

         今晚玩“毛毛虫赛跑”,小宝赢了两次。最后妈妈赢了,可小宝大发雷霆,不允许妈妈赢,“只能我自己赢”!这种心态不是一次两次了。让我们也很苦恼。

       培养一个情商高,性格好的宝宝应该是学龄前教育的重点!于是,上网搜索了一下这方面的内容,现归纳如下:

       

“输不起”是一种天性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输不起”是一种正常现象。无论什么事情,孩总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别人强,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可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各方面都不成熟,他并不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在人前或是在集体活动中,一旦不如人,输于人时,他就会表现出不满,不高兴。

        孩子“输不起”通常会有两种表现:一些孩子面对挫折、失败,他会采取回避,逃避困难。比如,妈妈批评小强学钢琴不认真,不如隔壁的玲玲弹得好,听到这话小强索性就放弃了,干脆就不弹了;另外一种,性格急躁的孩子一旦在游戏中输了,就会大发脾气,哭闹以示渲泄。在幼儿园,老师们常会遇到因为抢不到“发言权”而委屈哭泣的孩子。

孩子对于失败无法接受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赢的机会太多了:成人应该控制输赢节奏,让孩子有输有赢。

(2)赞美得太多了:很多家长经常鼓励、赞美孩子,凡事应有度,过多的赞美会使孩子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甚至完美无缺,从而无法面对自己的瑕疵。

(3)自信心较低:有的孩子怕被别人取笑,不能接受失败的事实,甚至不敢参与竞争。成人可以协助孩子一步一步地增强竞赛信心。先找水平相仿的孩子一起玩,也可让孩子在准备充分、压力较小的环境中模拟竞赛,增强自信。要避免过度保护,让孩子多一些和外界接触的机会。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孩子解释“失败是成功之母。”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中,曾失败过两万五千次,最后才获得成功。

    (4)害怕让家人或老师失望:成人适当的期望可以激励孩子积极向上,使孩子勇于接受挑战。然而有些孩子却是成人不适当期望的牺牲品,孩子很希望让父母满意,常竭尽全力去争取成功,一旦输了,除了对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无法获得心理平衡外,还很在意成人对自己的看法,害怕让家人或老师失望。这种压力之下,或许孩子可以获得许多成功,但因太在乎结果,而不能享受到内心的平静。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呢? 

    一、家长在与孩子做游戏时,要掌握好让孩子输赢的度和时机。现在,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乏与同伴在一起玩耍的机会,很多时候家长便充当起孩子的玩伴。家长充当孩子的玩伴,在竞赛性游戏中要处理好让孩子输赢的度和时机。当我们要培养孩子对某个游戏的兴趣时,我们要让孩子多赢少输;当孩子对某项游戏有兴趣,并已较熟练地掌握了游戏规则时,我们要让孩子输几回,让孩子切身体会到竞赛性游戏既可能赢,也可能输。既不能让孩子总赢,也不能让孩子总输。如果让孩子总赢,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习惯了赢,经不起失败。让孩子总输,孩子会提不起兴趣,丧失信心。 

    二、创设条件让孩子和同伴一起玩。与成人和孩子玩时不同,孩子们在一起玩,有他们自己的游戏规则,输赢都必须遵守规则,如果谁输了要赖,别人就不和他玩了。同伴交往有助于改掉孩子只能赢、不能输的毛病。 

    三、通过创设真实情景或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这些道理:1、胜败乃兵家常事。做竞赛性游戏总有人赢,也总有人输。能赢固然很好,输了也没有关系,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尽力。2、认输并不是服输。认输意味着承认自己暂时不如别人,但并不意味着甘愿一直不如别人。3、输了要找出原因。要分析一下输在何处,以便进一步学习、提高,争取下一次能赢。 

3种方法教育“输不起”的孩子

1.增加孩子挫折时的承受力

虽然要尽可能协助孩子成功,但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不要过分刻意地为孩子排除一些在正常环境中可能遭遇到的困难,当孩子遇挫时,家长不要立刻插手,不妨留给孩子自己面对失利的空间和机会。比如,孩子用积木搭一座高楼,可不巧,快成功时“楼”塌了,看着孩子沮丧的表情,家长尽量不要直接替他解决问题,可以和他一起讨论,引导孩子去思考,然后让他自己去执行解决的办法。孩子克服挫折的能力和动机,常来自于遭遇过的挫折,当他的经验足够丰富时,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2.集体活动中提高耐挫力

在集体游戏中,孩子会经历一些挫折和失败,这些失败的痛苦经历让他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长处,发展他的内省智能。他一方面要学会如何欣赏别人,和同伴友好相处,共同合作;另一方面在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集体中的这些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

3.游戏中平衡输赢心态

大人和孩子游戏时不要经常故意输给孩子,适当的时候玩一些输了也有奖励的游戏,通过这种办法,平衡孩子输不起的心态。当然奖励的前提是说出输的原因。

结语:

对于绝大多数宝贝来说,家长应该给宝贝树立的观念是:“只要努力,你就能做得更好。”

关心孩子知识技能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培养孩子能输能赢、乐观处事的健康心态将会让他受益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黑白影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