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法遁逃的宿命——顾城《弧 线》解读

(2011-03-09 14:09:54)
标签:

顾城

弧线

宿命

人生

杂谈

分类: 诗歌
                               无法遁逃的宿命

            ——顾城《弧 线》解读
                                              王布衣
顾城:《弧 线》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顾城的诗,被说成是朦胧诗,他自己并不认可这种说法。1986年,他携夫人谢烨来在桂林参加漓江诗会的时候,我与他们讨论过关于“朦胧诗派”。顾城说,我们(指他和北岛、舒婷、芒克、江河等诗人)的诗歌,其实意思是很明确的,并不朦胧。谢烨也说,有人批评顾城说他的理想很不现实,这话逻辑很成问题,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两个不同的东西,难道能够说你的苹果很不梨子、你的天空很不大地么?
确实,顾城的诗,从来就不朦胧,以这首流传甚广的《弧线》为例。当时我问顾城,《弧线》这首诗是如何构思的,究竟想说些什么?顾城说他有一天看到风吹着一片树叶,飞舞,然后落下来转了半个圈,停了下来,他就写了这首诗,当他写到第四段的时候,觉得已经够了,就停住了笔,至于想说什么,弧线的题目已经告诉读者了。我知道,诗人不大愿意解释自己的诗歌含义,因为那样很容易限制读者的想象空间,会把诗歌“弄死”。我就不多问了,于是听顾城说着一些无厘头、有想头的话:
“人从哪来,到哪里去,为什么要写诗,写诗歌为什么要发表,为什么要问呢,无异于煮鹤焚琴。”
“我在锯木头的时候,手心发烫了,我想我应该写诗了。”
“我经常爬上屋顶,看着身下如蚁的人群和那些烟尘中舞动的手脚,我突然觉得很害怕,害怕他们是假的,我赶紧跑回去,看我的妈妈,我怕我妈妈也是假的。”
“大地像轮盘般的转动,真快乐。”
“我在北京的时候,一个记者跟我谈话,录了三盘录音带,我怀疑他是不是克格勃呢。你真好,什么都不记。”
“我没有什么文化。”
等等。
他自问自答,如同梦呓。跟他对话,我突然产生某种幻觉,童话世界如此亲近,现实如此隔膜。他说话时眼神游离迷茫,望我时像是望着别处,望别处时又像是望着我。他轻声细语,似乎怕吵醒了谁。
《弧线》这首诗也是说给他自己听的吧?说了什么呢?我们来听听——
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  这是一条伸出去又折回来的弧线,。写的是人的幼年,幼年的人没有独立的思想意识,如同小鸟,想自由飞翔,无奈遇上了疾风,弱小的身躯、卑微单薄的力量无法与之抗衡,出于避祸的本能,只好转向。
    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  这是一条弯腰向下的弧线。少年出去本能,弯下身子去捡钱,虽然钱的数量极少,但也是一种利益的获得。如果说,上一段是一个自然的生命在避祸,那么这一段是一个社会的生命在趋利。无论避祸抑或趋利,都是生命的本能。
葡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这是许多条蜿蜒曲折却向上的弧线.。藤蔓有许多的触丝,触丝的特点是无论碰到什么,触丝都会缠绕住、抓住它们,借助它们不断攀延伸展。这段说的是人的中青年时期,葡藤喻为青春。这一时期的人有自己的理想,并且有实现理想的愿望。这一段,写的是中青年时期蓬勃旺盛,天天向上的行为和心理特征。
 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  这是一条波浪形的弧线。它象征老年。经过少不更事,经过青春期的幻想,经过中年的行为调整,人终于无可奈何花落去,如海浪般的退缩了,渐渐老去了。老年人相对前几个时期来说,缺乏向前掘进的勇气,趋向保守,行为退缩;诗歌中“耸起的背脊”一句,也极为形象地指明了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我们可以很清楚看到,四条弧线分别象征人生的幼年——少年——中青年——老年四个阶段,四条弧线划出了人生的轨迹。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抽象的线条,具象的人生。
无法遁逃的宿命,是顾城在《弧线》中的感悟。
    
(记得当年告别的时候,顾城说:“再见了,小王兄弟,我没有名片,我是待业青年,名片上写什么呢?只能写爸爸的孩子或姐姐的弟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