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虫正当令——说说我接触过的几种鸣虫(3)

标签:
生活休闲文化大自然昆虫 |
分类: 宠物情缘 |
1、黑胫钩额螽
此虫比较常见于草丛,山林,树木低处,有时甚至停在地面上就开始鸣叫,胆子很大。一双大牙极为发达有力,捉它要小心被咬伤,饲养得法,一般都能活过冬天。鸣声是刺耳的“丝丝”长鸣,拖得很长很长。近听会有烦躁感,不好听。长得比较像草叶,额尖前冲如同戴了顶头盔,体色有褐色和绿色之分。
2、刻点铁蟋
这种小虫雌雄经常自相残杀,个性孤僻不宜混养。铁黑色发亮,声音是极为好听的“辽辽辽”声,极富想象空间,如空谷回音一般令人神往。常可于山区灌木丛的低处发现它的踪迹,不过并不好捉。
3、褐螽
又名土螽,于山间草丛灌木中最常见,土褐色其貌不扬,翅短肚大,跳跃的动作并不灵活。大牙发达常会咬人出血。叫声响亮短促,我也曾养过两只,还蛮好玩的,神态、习性和蝈蝈神似。
4、纺织娘(姑且也管它叫“纺织娘”吧)
分布较广的纺织娘属鸣虫之一,但是远没有日本纺织娘和素色似织螽那般漂亮,一般为树叶状扁狭的样子,红褐色或者深褐色,善于跳跃,鸣声为拖长的“吱啦!吱啦!”声,像是妇人调整纺车的声音,动作比较敏捷,也可以长时间鸣叫不停,常熟虞山一到夏末秋初就比较常见了。
5、迷卡斗蟋(飞翅型)
体型比一般蟋蟀小一号,大多数个体具有飞翅,有趋光性,路灯及居民家中的光源下常见,略有斗性但不猛烈,鸣声作“节节节”,频率快,声音短促。
6、绿金钟
又名梨片蟋,喜欢栖于树木高处,躲藏于枝叶背后鸣叫,善飞能跳,捕捉颇为不易,鸣声作宽宏的“句句句”,可长时间响亮地鸣叫不停。个体有碧绿色和金褐色之分。主产于安徽。
7、绿螽(因为不知道学名就暂时这样称呼它)
这是一种极为富态优雅的鸣虫,至今我只在附近山上见过两三次,更无从知晓它的鸣叫声是什么样的。它能飞能跳,身形像极了全身披着绿纱的王子,很精致的相貌,真是虫中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