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虫正当令——说说我接触过的几种鸣虫(1)

标签:
生活休闲文化大自然昆虫 |
分类: 宠物情缘 |
1、大黄蛉
黄蛉有大黄蛉、小黄蛉之分,我只养过大黄蛉,娇小如黄金甜瓜籽的小黄蛉基本没养过,据说鸣叫声同样不俗,且寿命比大黄蛉要长。市售的大黄蛉主产于我国安徽屯溪、湖南及云南等地,鸣声为清澈悦耳、节奏轻快的“唧唧……”,如无打扰,可长时间鸣叫。黄蛉昼夜均会鸣叫,常被玩虫人随身蓄养,情趣盎然。
2、日本纺织娘
体型宽阔,属于大型鸣虫。体色有绿色、黄色之分,喜食瓜花,栖身灌木丛,鸣声“咔啦啦...”如纺车转动。雄虫为了吸引异性,常在夜间不停鸣叫,有趋光习性,跳跃动作笨拙,不善飞翔。此虫鸣声音高韵长、且过于洪亮(近乎于噪音),故而只适合远闻不宜近听,否则会心生烦躁、影响休息。
3、赤胸墨蛉
体型娇弱如小瓜籽,整体形似色泽油亮的黑蚂蚁,鸣声为雅致的“嘀嘀……”,素有“鸣虫黑牡丹”的美称。动作敏捷,不爱阳光,常于植物叶背倒悬疾行,不易发现。
4、金铃子
常见鸣虫,山间、公园几乎随处可见。形态伶俐,鸣声为比较响亮的“铃铃……”声,节奏短促,白天晚上均可长时间鸣叫,主产于江浙、安徽、湖南等地。
5、石铃
又名“山仙子”,体型扁平,身体密被银白色鳞片,通体铁锈色,鸣声作短促柔和的“咭咭……”状,声与声之间有小停顿,常见于江、浙、沪、皖等地的小灌木丛和杂草间,有时也躲藏在卷起来的枯叶间。
6、树蟋
也叫“竹蛉”。此虫分布范围较广,其夜间响亮的“瞿……”鸣声与普通的蟋蟀颇为相似。体型修长娇弱,翅膀前窄后宽如同透明的瓜籽,有边鸣叫边移动的习性,神出鬼没,不易发现。
7、金钟儿
体型如同饱满粒大的阔板黑西瓜籽,触须、尾须纯白,身体扁平,善走善跳,偏爱阴暗潮湿的安静环境,喜欢栖息于矮小灌木、草丛及砖石堆中。遇暗始鸣,鸣声为优美和谐、委婉动听的“音音音……”声,具有回声一般的效果,极富美感,可惜行踪诡秘,极易受惊,不容易捉到。
8、露螽
此虫较为常见,体型纤细翠绿,呈非常漂亮的流线型。鸣声作轻柔的“丝丝……”状,抑扬顿挫,忽快忽慢,喜食花芯嫩叶及露水。许多人喜欢观看它鸣叫时纤翅微震、六足腾空、长须摇摆的美态,不失为一种享受。